在MWC 2015世界通信展上,三星不僅拿出了擁有全新設計的三星S6和S6 Edge,還推出了自家的移動支付系統Samsung Pay。至此,三星與蘋果、谷歌等平臺廠商一樣,擁有自主智能平臺(Tizen)、智能家居平臺(通過收購Smartthings)以及移動支付平臺。
顯然,即便Tizen并未如愿成為主流智能平臺,但三星成為平臺廠商的路線一直沒有改變過。從戰略角度來看,三星此次的新產品發布于去年的蘋果十分相似:目前僅有S6和S6 Edge兩款新機支持Samsung Pay,在手機中輸入信用卡信息并創建一個支付規則,信息僅儲存在本地,支付時通過兩款手機新型的指紋傳感器驗證身份。不過,三星也有一個不同于競爭對手的獨家法寶。
Samsung Pay的獨特之處
此前,三星收購了移動支付公司LoopPay,而Samsung Pay便集成了其技術特性:在三星S6和S6 Edge機身背部集成傳統的磁鐵技術,能夠在一些沒有配備NFC終端的商家處使用傳統刷卡支付。目前,萬事達、Visa、美國運通、美國大通、花旗銀行等主要信用卡公司及銀行,均表示支持Samsung Pay的磁性及NFC交易,這意味著僅僅在美國市場,Samsung Pay初期便能夠支持1200萬家商店。
相比之下,蘋果和谷歌的支付業務都單純依靠NFC,但終端鋪設也比較順利。根據信用卡和銀行保守估計,在今年年底,美國市場50%的零售商都能夠支持蘋果和谷歌支付。
技術特性會讓Samsung Pay更快普及?
手機支付業務其實在幾年前便以出現,但一直未能廣泛普及,比如谷歌早在2011年推出的谷歌錢包。而在蘋果推出Apple Pay之后,憑借其強大的運營能力及iPhone6/Plus的暢銷,讓銀行、零售業對手機支付重燃信心,Apple Pay在短時間內便獲得眾多美國零售商支持,同時也帶動了谷歌錢包發展,谷歌也于近日收購SoftCard,增強錢包服務的技術力,并與美國三大手機運營商合作,在今年晚些時候推出預裝錢包業務的手機。
但即便如此,大型零售財團如MCX(旗下擁有沃爾瑪、百思買等),依然沒有提供對NFC手機支付的支持。而分析師認為,由于Samsung Pay支持更傳統的磁條支付技術,所以在早期,三星有可能很快獲得部分市場份額。
當然,分析師也表示,移動支付的關鍵不僅僅在于技術,更重要的是生態系統。一方面,三星需要盡快銷售大量S6及S6 Edge,而更為關鍵的,則是需要盡快獲得更多商家的支持。蘋果在這兩方面已經做得非常好,并且有意在今年于更多國家和地區推出Apple Pay業務。
總結
對于三星來說,2015將是非常關鍵的一年。由于手機市場份額、利潤大幅下滑,三星首先需要憑借S6和S6 Edge重振市場,而Tizen業務不振、可穿戴及智能家居市場不明朗的情況下,進軍移動支付業務實際上是充滿風險的。也就是說,三星的幾種主營業務實際上都相互關聯,三星需要花費更多精力、財力來調控,實現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