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天的時候,古人也是會出門游玩的,也就是我們現(xiàn)在常說的踏青、春游等,只不過在古代的稱呼不一樣罷了。那么在古代踏青又叫什么?下面小編帶來螞蟻莊園4月13日的問題答案。
螞蟻莊園4月13日問題:在古代踏青又叫什么?探春還是拜春
正確答案:探春
解析:踏青在古代又叫春游、探春、尋春。中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踏青習俗由來已久。踏青這種節(jié)令性的民俗活動,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其源泉是遠古農(nóng)耕祭祀的迎春習俗,這種農(nóng)耕祭祀的迎春習俗對后世影響深遠。
元代,踏青是一種常見的民間體育活動。喜歡歌詠而且強健有力的生命狀態(tài)的楊維楨在《崔小燕嫁辭》一詩中寫道:“崔家姊妹雙燕子,踏青小靴紅鶴嘴。”從這首詩中可以看到,崔家姐妹體態(tài)矯健,充滿活力,一改過去詩中的“美女”纖弱、慵懶、哀怨、嬌貴之類的感覺。
古人踏青都做些什么
在《論語·先進》中,曾點說:“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孔子十分贊賞。
暮春三月,穿上春衣,約上幾個成人、幾個小孩,沐浴、吹風、唱歌,愜意得很。到了魏晉,三月初三被明確地固定為上巳節(jié)。不過魏晉人不像先秦人民那樣,癡迷于邊春游邊戀愛的浪漫,而是追求“玄游”。文人們把郊游視為陶冶情操的一種方式。他們寄情于山水之間,返乎自然,在山河間品茶,飲酒,作詩。
春日踏青摘花折柳的習慣,在北宋時也有了一些轉(zhuǎn)變。
從北宋開始,出現(xiàn)了一個好風氣,就是花匠們買來成批的、制作精美的藤編花籃,把人工培育的鮮花搭配著插在花籃里,并且十分講究鮮花的姿態(tài)、疏密等,這與今日的“插花藝術”十分相近。
以上就是螞蟻莊園4月13日問題在古代踏青又叫什么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