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門帶現金只能說是老土,微信和支付寶已然滲透入我們日常生活的每一細節。為籠絡更多用戶,二者不遺余力的發紅包、搞優惠、免單半價,無時無刻不在唱對臺戲,生怕讓對方多過幾天舒坦日子。如果將二者的撕逼歷史拍成電影,那續集長的讓觀眾昏昏欲睡,簡直不亞于《終結者》系列。
在這個雙雄爭霸的市場,究竟支付寶與微信支付已經滲透到我們生活的哪些領域?雙方戰況如何?億邦動力網盤點了這些年二者打過的“那些架”,一探究竟。
商超篇:支付寶先聲奪人,微信奮起直追
2013年8月5日,隨著微信5.0版上線,微信支付正式面世,相比于2003年問世的支付寶,時間上晚了不少。但微信初期便接入當當、易迅、優酷等多家企業。支付寶也不甘落后,拉攏銀泰推出當面付。二者不斷搶占線下資源,加速與線下百貨開展合作。
目前接入支付寶的品牌包括家樂福、沃爾瑪、7—11等有70多個,微信支付線下門店接入總數也已超過15萬,可謂平分秋色。
2015年雙方加緊燒錢圈地,8月份,支付寶與微信支付均推出無現金打折活動。微信支付推出8月8日“無現金日”,支付寶將整個8月設為無現金月。
影院篇:支付寶聯手萬達 微信見縫插針巧打時間戰
2013年12月,萬達影城、金逸影城相繼進駐支付寶錢包公共服務平臺,并開啟線下自助機聲波購票的新功能。
在萬達與支付寶合作的前一天,微信也上線了電影票購買服務,截止到2014年6月,微信合作影院超過200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