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起訴刷單兼職平臺第一案日前在杭州西湖區(qū)法院落槌。阿里巴巴將從事網絡炒信刷單的杭州簡世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起訴,法院一審判決該公司賠償阿里巴巴經濟損失20.2萬元。(見11月17日《中國青年報》)
你在買買買,他在刷刷刷。你購物看信用,他淘寶刷好評兼職刷單,分分鐘就是鉆石皇冠——虛假交易助推信用泡沫,懵懂的消費者上當沒商量,而在網絡論壇上,“刷單”網帖仍在挑逗著“在家兼職便可輕松月入過萬”的夢想。
拿什么杜絕淘寶刷單?虛假交易助推信用亂象
在炒信的江湖,新開小鋪都能“刷”成百年老字號,積壓成山的爛貨都能給你“刷”成爆款。還是數字更能勾勒其間的亂象:今年初,隨著阿里巴巴起訴刷單公司一案的開庭,互聯(lián)網刷單的黑色產業(yè)鏈也浮出水面。從2016年4月開始,阿里巴巴配合執(zhí)法部門查處包括“傻推網”在內的9個全網炒信團伙,以及平臺上的279家涉嫌刷單商家,總涉案金額近4億元。用業(yè)內的話說,凡有交易的地方,必有猖獗的刷單。刷單之禍,路人皆知。第一,它擾亂了市場秩序,使得交易信號出現(xiàn)紊亂。第二,侵犯消費者權益,知情權和自主選擇權在刷單中被遮蔽。第三,涉嫌不正當競爭,耍花活兒的賺得盆滿缽滿,劣幣驅逐良幣之后,匠心創(chuàng)業(yè)的反倒無處安身。
20萬罰單能讓刷單者長記性嗎?恐怕并不能。該例判決更多體現(xiàn)的是形式意義、警示價值。好在新修訂的《反不正當競爭法》將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最高可處200萬元罰款”及入刑等罰則更為凌厲,而嚴查炒信刷單行為,常態(tài)職能監(jiān)管恐怕更應跑在前頭。(鄧海建)
相關新聞: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甜找出15個字是什么?漢字找茬王找字甜關卡2023-04-10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xiàn)泉州在補齊養(yǎng)老事業(yè)短板,提升養(yǎng)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