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代誰還沒在網上叫過外賣?線上外賣平臺餓了么與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CBNData近日發布《2016在線外賣消費大數據洞察》。經過幾年的跑馬圈地大浪淘沙,現如今的在線外賣早非方便面的“替代品”,已成為中國人除在家做飯、餐廳就餐以外的第三種常規就餐方式。在外賣越來越成為生活不可或缺一部分的同時,外賣大數據也忠實記錄了過去這一年社會經濟的變遷。
線上外賣見證國人民生消費變化
從餓了么發布的數據來看,在線外賣已然全面滲透進了國民生活,也見證了國民這一年經歷了什么,天氣熱了,點外賣;天氣冷了,點外賣;嫌霧霾太重,點外賣;看奧運點外賣;雙十一搶單點外賣……
2016年8月里約奧運會期間,國民熬夜加班看比賽,外賣訂單也由此增加,尤其是8月20日晚上9點,羽毛球男單決比賽,夜宵外賣訂單同比增長高達21%。因為奧運的體育屬性,收觀者男性居多,因此奧運夜宵訂單中,男性消費者占比更重。
是不是只有沒時間做飯的“忙人”才會用手機點份外賣節省時間?錯!大數據會顛覆這種即定的印象和思維。2016年十一大假期間,各地外賣銷量不降反升,而且菜品選擇趨向多元,中餐占主。這說明平時為了工作忙碌奔波,想利用大假徹底放松休息的人不在少數。同時也說明隨著外賣產品在質量檔次上的提升,已經能夠滿足人們的家庭用餐水準。
2016年的“雙十一”,外賣直接成為剁手族搶單的最強助攻,11月10日晚夜宵交易量驚人,距“雙十一”開啟僅剩1個小時的深夜11點,夜宵訂單增幅驚人,達到最高峰。小編在這方面深有體會,很多商家在雙十一前一天才放出價格,當天下班后,小編顧不上吃飯,忙得暈頭轉向才選好心儀商品放入購物車,最后叫了外賣,美滋滋吃上一頓補充能量,在雙十一0點鐘敲響時便全身心投入“戰斗”。
在2016年,線上外賣還見證了天氣變化、空氣質量對人們生活的改變和影響。比如進入夏天,天氣偏熱的武漢、南京等知名“火爐城市”,人們外出意愿減少,更多人選擇躲在冷氣室里等待外賣上門,解決炎熱夏季里的吃飯問題。同時,飲料外賣的需求也大幅上升。
而到了冬天,北方的外賣訂單增幅十分明顯,越冷的城市,外賣增長量越高,尤其是長春,冬季外賣增長率高達39%。同時,偏冷的北方城市,“追熱追辣”,火鍋、麻辣燙外賣銷量增加,成為冬季外賣“寵兒”。
外賣消費不再限于只是填飽肚子
2016年,在線外賣經歷了前期的在燒錢圈地,已經培養出了一個十分龐大的外賣消費群體,在線外賣已成主要的生活應用。
同在線外賣平臺經歷過前期的高速擴張已經進入品質發展同步,線上外賣消費者也在悄然發生著變化。線上外賣消費不再限于只是填飽肚子,中餐和洋快餐占據外賣主力地位,同時水果、飲料、甜品、鮮花等增長很快,不難看出,全品化已經成為在線外賣平臺的趨勢。
而外賣訂單的時段也在發生變化,雖然午餐、晚餐依然是占比最大,但下午茶和宵夜的訂單在2016年卻是暴增狀態。這說明外賣對國民生活滲透力度增加,方位增廣。叫外賣正在成為一種平常的習慣性生活。
外賣消費對健康營養、品質的要求也在提高,消費者從最初對價格的關心,轉向重品質、重品牌、重好的味道。
一線餐飲品牌互聯網轉型
2016年,中國在線外賣市場規模達到1926.5億元,占整個餐飲行業規劃的5.3%,在去年5%的基礎上穩步提升。
僅以餓了么平臺為例,2016年用戶過億,平均每天銷售額為900萬+,高價值高流量吸引了眾多一線品牌餐飲入駐。2016餓了么在線外賣銷量前五的餐企,都是一線品牌。以肯德基為例,其本身已有微信服務號、官方APP以及網頁版,但在線外賣平臺也是其流量的主要來源。
在線外賣對消費人群的影響力,也影響到了餐飲品牌的互聯網革命,除眾多一線餐飲品牌投身互聯網外,還有更多的餐飲品牌投身到在線外賣行業,為了能夠滿足在線外賣的用戶和品質需求,不少餐飲企業進行內部全方位改進,以能夠適應在外賣市場中的競爭,全品化、智能化、工業化已成餐飲企業的新目標新追求。
2016年,外賣記錄了我們的生活,甚至成為了我們生活本身。未來,相信外賣平臺和即時配送平臺會作為社會的基礎性設施,繼續發揮促進消費和產業升級的關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