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月12日電(劉然)2016年,拼多多以社交電商的模式橫空出世,在其成立一年多的時間里,已累計擁有超過1億的用戶量,月GMV超過20億。
“拼多多最大的特點,應該是說把購物和人和人的互動融合在了一起。”在接受人民網專訪時,拼多多董事長黃崢如是說。
拼多多的基本購物模式是用戶在微信向自己的親朋好友發起拼團,拼團成功,商家發貨。這一模式,將購買行為融入到社交之中,為單純的購物行為增加了親友的互動性,提供了一種共享式的購物體驗。2016年拼多多憑借其亮眼業績獲得了B輪1.1億美元的融資,成為電商行業又一匹黑馬。
在黃崢看來,拼多多是把朋友的喜好和自己的喜好結合在一起,把購物和社交有機結合的平臺。與其他電商最大的不同是,其他電商平臺以搜索為核心,商品是“物以類聚”的,買一瓶水就去搜索一瓶水。但是拼多多是一個“人以群分”的平臺,一群有相似愛好或相似背景或處于同一階層的人,會有類似的符合人群的產品出現,兩種電商平臺的思路是不同的。
社交+電商的概念并不是從拼多多的創新,有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角度去實驗過,其中不乏像阿里巴巴和騰訊這樣的巨頭。但是結果并不理想,黃崢認為,這兩家實力雄厚的公司之所以沒有做出一個將社交+電商較好融合的產品,是以為兩者并不能夠很好地互相理解——騰訊是產品導向的思維,阿里是運營導向的思維,當騰訊要去做電商的時候,和阿里要去做社交的時候,這兩種基因都不太搭。“之前的好多年,大家在嘗試的,一種無非就是重建一個淘寶,另外一種就是怎么樣把社交流量能夠迅速變現?!?/p>
黃崢介紹說,拼多多團隊在運營拼多多之前既做過游戲,又做過電商,并且兩者小有所成。所以,一定程度上,現在的成績跟團隊過往的經歷有很大關系?!耙环矫媸煜ぐ⒗锏倪\營,另外一方面又熟悉了騰訊的游戲基因?!?/p>
基于對社交電商的這種理解,拼多多從一開始就沒有去試圖復制一個淘寶,而是在結合社交的屬性做了一個跟社交更匹配,跟文化和用戶傳播屬性更加匹配的平臺,另外,從供應鏈端來講,拼多多也沒有試圖去把淘寶的東西都搬上來,而是根據朋友或者朋友的朋友的喜好,來精選一些適合在這個社交的網絡里面進行傳播的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