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個微商爆款倒下:“隨便果”疑云
■IT時報記者 章蔚瑋 綜合報道
8月22日,記者在《IT時報》官方微博上發了一條關于微商被查的微博,8月23日早上,評論+轉發竟然就奔著“W”(萬)去了……究竟什么內容引發如此大關注呢?原來只是關于一顆帶點傳奇色彩的話梅——“隨便果”。只能說,微商發展到今天,再小事的也是大事!
“隨便果”,隨便起來很驚人
先給各位科普一下,什么是“隨便果”?
簡單地說,就是個青梅做成的話梅蜜餞,同時還附帶減肥排毒的功能。先不說,到底有沒有效,光是這個小零食在微商圈的威懾力,就已經很驚人了。
和其他微商產品類似,“隨便果”幾乎無所不能,不僅可以治療各種慢性病,而且連兒童、糖尿病人甚至備孕的人等特殊人群也都可以食用。百度“隨便果”,除了神乎其神的功效外,更多的是個人利益,如“年入百萬”、“致富神話”這樣的字眼。
然而這個被精心打造的品牌,近日上了廈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的公告,而且被查處的金額竟然高達1403.3萬元!被查處的這家企業名為廈門四季優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監管部門認為,在“未取得食品生產許可證”的情況下生產“四季優美隨便果”,并查處了半成品17778盒、散裝及袋裝的獨立小包裝“四季優美隨便果”5618.5公斤,且產品的包裝袋、包裝盒、標簽上標示有“產地:臺灣、生產商:臺灣四季優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內容,生產日期標示“2015年06月16日”與實際生產地址、實際生產日期不符。經廈門市價格認證中心鑒定,案件產品貨值金額達122.03萬元。
新聞一出,很快引發輿論關注,自然是清一色譴責微商無良的批判聲。
原來不是李逵,是李鬼
但,大家都忽略了故事外的情節。《IT時報》記者簡單搜索了一下,發現“四季優美”的隨便果不僅僅在微商平臺上銷售,同時也出現在淘寶上。而且品牌可謂琳瑯滿目,讓人難辨真偽。有用戶評論說,微商上購得的隨便果效用要比淘寶上買的好。有用戶說,去查了驗證碼,是正品。
在這個市場上,究竟還有多少隨便果?隨便果的相關品牌是否有專利注冊權?或海外授權?
比如,同為四季優美隨便果,卻又出現了另一家生產企業——深圳四季優美貿易有限公司。根據包裝上的生產信息,記者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上查到了食品生產許可證,而且對方也向記者確認,他們才是隨便果的真正廠家。
事件到這里,其實也能大致判斷,所謂“微商出事”應該更接近“微商被打假”,只不過,這家仿造的微商企業生產量之大,涉及金額之高,讓人咋舌。但這只能說明微商的市場何等之大!
上述這家擁有商標注冊權的深圳企業也坦言,“打不盡,因為需求量實在太大了……” 一個從微商發家的企業,卻在微商發展的蓬勃浪潮中無法避免地栽了跟頭。這個還是很有意思的。
先不論,這個隨便果是不是真的這么有效,至少也有企業擁有了國家授予的相關證書,而對于這樣一個混亂且需求龐大的市場,微信究竟還要不要監管?要不要嚴格審核?要不要保護合法企業的合法權益?
畢竟,在一片模糊的輿論導向面前,不是每個人都擁有一雙慧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