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在线视频一区_久久不射2019中文字幕_国产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_天堂va蜜桃一区二区三区漫画版

注冊
閩南網 > 晉江 > 晉江新聞 > 正文

晉江安海第五屆端午民俗旅游文化節相關倡議

來源:晉江經濟報 2016-06-06 15:21 http://www.413629.com/ 海峽都市報電子版

­  在籌劃舉辦本屆端午民俗旅游文化節的過程中,安海鎮緊扣深化、拓展“全國文明鎮”創建工作,依托媒體和各種社會資源,向各界發出一些倡議:

­  1.文明是最美的風景。

­  2.停車位比較緊張,提倡“當好東道主,步行看端午”。

­  3.保護生態環境,請使用活動組委會提供的環保垃圾袋,隨手帶走垃圾。

­  4.活動場地臨水,注意安全,有序觀看。

­  5.相互禮讓,不推搡,不喧嘩。遇緊急情況,服從引導,有序疏散。

­  6.服從交警指揮,車輛有序停放。

­  7.6月9日7:30-12:00開幕式、文藝展演及水上捉鴨活動期間,禁止觀眾上安平橋,確保安全。

­  做大做強端午品牌打造人文旅游目的地

­  端午安海,紛呈異彩。為更好地貫徹與融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和泉州“東亞文化之都”“海絲先行區”建設,進一步保護、傳承和展示晉江地方特色民俗文化,做大做強端午民俗旅游文化品牌,推進安平橋景區4A級創建工作,全力打造人文旅游目的地,6月8日至10日,古老而又年輕的安海,迎來了“我們的節日”——晉江市(安海)第五屆端午民俗旅游文化節。

­  本屆端午文化節系列活動由中共晉江市委、晉江市人民政府主辦,安海鎮黨委、政府會同晉江市委宣傳部、市檔案局、市文體新局、市僑臺外事局、市廣播電視局、市旅游局、晉江經濟報社聯合承辦。本屆文化節為期三天,圍繞打好“海絲”“海峽”兩張牌,突出“深耕傳統文化、發展文創產業、加強對臺交流”三大亮點,旨在激發民間活力,拉動社會投資,帶動產業發展,促進城鎮轉型,惠及廣大百姓,以推動實現安海新的跨越。

­  據了解,伴隨著連續幾屆端午節慶活動的成功舉辦,安海積極融入泉廈漳金旅游圈,打造“安平橋—三里街—龍山寺”精品旅游線路,充分展示獨具特色的人文旅游品牌,不斷創新人文旅游產品,宣傳推介安海文化旅游資源,吸引更多游客來觀光、休閑、娛樂、體驗、度假。

­  據介紹,在籌劃舉辦本屆端午民俗旅游文化節的過程中,安海鎮緊扣深化、拓展“全國文明鎮”創建工作,依托媒體和各種社會資源,向各界發出兩個倡議:一是“當好東道主,步行看端午”,引導參加活動的安海人強化主人翁意識,帶頭步行不開車,既緩解交通壓力,也倡導綠色低碳健康生活;二是“守護文化之橋,你我都是主角”,安平橋是“海上絲綢之路”歷史之橋、文化之橋、友誼之橋,引導大家文明參與、環保參與,共同守護安平橋。因此,文化節活動也成為安海社會各界實踐文明、提升文明、展示文明的生動載體。

­  安海鎮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全省“鎮級小城市”培育試點,安海將以承辦文化節活動為契機,堅持“深耕人文安海,涵養實力安海”理念,加強歷史文化資源的全面梳理、系統規劃和保護開發,進一步凝聚海內外安海人力量,推動安海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建設民營經濟發展樂園和高品質人文旅游目的地。(記者 張志耐 陳崟)

相關閱讀:
新聞 娛樂 福建 泉州 漳州 廈門
猜你喜歡:
已有0條評論
熱門評論:
頻道推薦
  • 注意了!兒童睡覺打呼嚕 可能是上氣道阻塞
  • 鯉城區舉辦“安全生產月”知識競賽活動
  • 泉州:女子視物模糊 原是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 新聞推薦
    @所有人 多項民生禮包加速落地快來查收 三峽大壩變形?專家:又有人在惡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為什么沒出現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線 疫情改變了哪些習慣? 呼倫貝爾現幻日奇觀 彩虹光帶環繞太陽
    視覺焦點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精彩視頻
    【視頻】龍舟競渡情牽兩岸 第二屆閩臺龍舟邀請賽開賽
    【視頻】龍舟競渡情牽兩岸 第二屆閩臺龍舟邀請賽開賽
    兒童斜視不治療會造成哪些影響?
    兒童斜視不治療會造成哪些影響?
    專題推薦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

    新征程,再出發——聚焦2021年全國兩會
    2020福建高考招錄
     
    48小時點擊排行榜
    “隔墻工廠”有新意?惠安這么做→ 海峽花卉產業園內技術人員察看蝴蝶蘭長勢 “永遠做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主心骨”— 全國約七成宅基地發證 一本產權證帶來農 福建藝術類本科校考批、普通類本科提前批 傳承優良傳統 汲取奮進力量 三明市傳承弘揚紅色文化專題班在滬開班 一見·站在歷史的坐標前,我們如何凝望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