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總體調控思路并沒有變化,文件部分是對此前政策的再次重申,部分則屬于政策細化。
首套自住房貸款無門,或遲遲不批復的現象將成為歷史。全國兩會期間,一份蓋有中國七大部委印章的文件正式出爐。這份名為《關于繼續做好房地產市場調控和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設問題》的報告,集合了住建部、國家發改委、民政部、財政部、國土部、央行、銀監會七部委的意見。
報告稱:在堅決抑制不合理住房需求的同時,保證首套住房貸款供給。有關專家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指出,該報告強調了兩會的講話精神,要保證限購不動搖,同時也有差別地對待投資需求和首套房的剛性需求。
市場分析人士預計,在七部委聯合力挺剛性需求背景下,首套房貸可能會持續下降。
保障首套剛需
報告指出,要繼續嚴格實施差別化住房信貸、稅收政策和住房限購措施,嚴格執行二套房認定標準。保持首套房貸款政策穩定性,大力優化信貸結構。督促銀行業金融機構緊密盯防房地產貸款風險,加強動態監測分析和風險預警提示。加強存量房交易稅收征管,堵塞“陰陽合同”產生的稅收漏洞。
上海財經大學不動產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姚玲珍告訴記者,一方面,幾輪宏觀調控下來,房地產市場確實出現了量價齊跌的局面。另一方面,兩會上溫家寶總理也強調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不會動搖。因此從此次文件看,政府總體調控思路并沒有變化,文件部分是對此前政策的再次重申,部分則屬于政策細化。
某業內人士亦認同此觀點。他認為,一方面,要繼續抑制投資投機性購房需求;另一方面,加強對于自住需求的保護和政策優惠,也即加大信貸、稅收的差異化程度。關于自住需求,又可細分為兩類:一類是首次置業需求,另一類是二次改善需求。對于首次置業需求,中央相關部委近幾個月已多次表示,要進行優先滿足。中央對于房地產市場的調控主要還是圍繞著“有保有壓”的要求展開的。
對今年房地產調控形勢,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認為,今年房價上漲的客觀條件和主觀條件都不具備。即使出臺一些新的政策,也仍會對投資和投機性需求進行控制,同時對初次置業的剛性需求進行保護。
加強差別化貸款
和去年首套房貸利率上浮相比,目前多家銀行首套房貸利率已下調至基準利率以內。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目前,工商銀行、中信銀行、浦發銀行、光大銀行、興業銀行、華夏銀行、上海銀行、北京銀行和南京銀行等均執行首套房貸基準利率。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和招商銀行等根據客戶資信等情況有9至9.5折的優惠。
“提倡差別化貸款,是為了避免銀行的信貸風險。”上述業內人士說。
央行副行長劉士余日前表示,今年將全面落實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央行此前在關于個人首套房貸利率上有一個下限,鼓勵各家金融機構在央行的基準利率和首套普通商品住宅貸款優惠利率的下限之間,根據借款人的財務狀況來自主定價。
“在首套房貸利率有所下降的情況下,重申差別化貸款等措施,對于剛性需求來說是利好消息。”姚玲珍稱。
“這是政府在幫助銀行規避風險。”中國價值指數首席研究員崔新生稱,但對于銀行本身也是一種考驗。銀行需要細化申請房貸者的財務狀況,需要充分調研,以確保自己在信貸市場上盈利。
崔新生認為,為鼓勵首套住房貸款的發放,今后房貸折扣優惠會重新出現,但這種優惠還是會被限制在政府規定的“房貸不得低于8.5折,首付成數不得低于30%”的紅線內。且這一限制短期內不會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