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慣了房價統計中“環比下跌、同比上漲”數據的人,心中難免有這樣的疑問和期待:什么時候自己所在城市的房價能出現實實在在的“同比下跌”?
現在,令不少人激動不已的好消息終于來了。中國指數研究院最新發布的中國房地產指數系統百城價格指數顯示,包括成都、上海、天津、杭州、南京、北京、廣州、武漢在內的主要一二線城市的房價,在2012年1月都首次出現了“同比下跌”。
盡管這些城市房價的同比跌幅都沒超過0.5%,但這樣的“同比下跌”,已屬振奮人心。因為,在不少人眼里,這就是期待已久的房價“拐點”,也是“降價潮”將臨的重要信號。
具有“房價風向標”意義的主要一二線城市房價“同比下跌”,確實是個好消息。這不僅表明,經過去年四季度“停漲期”的觀望等待,開發商終于失去耐心。新年伊始,開發商開始痛下決心,采取“以價換量”的方式加速推盤,以便解決因為資金緊張而帶來的日益嚴峻的生存危機;同時也表明,持續加碼的樓市調控終于取得了積極成果,房價正在向各方期待的合理水平艱難回歸。
尤為喜人的是,一二線城市的房價下跌,開始出現從遠郊區縣向中心城區蔓延的勢頭。比如,在北京,盡管目前房價出現加速下跌的地方仍集中在供應量較大的遠郊區縣(如北京的通州區、大興區、房山區等),但與通州區、大興區相鄰并擁有使館區、奧體中心、城市公園的熱點區域朝陽區也受到一定的影響,如保利中央公園[最新消息價格戶型點評]、遠洋一方等價格近期也有所下調。這表明,房價最“堅硬”的主城區在周邊房價下跌的影響和帶動下,根基也發生了動搖,拋盤逐漸增加,房價在一個城市中出現全面下跌的可能性正在增強。
不過,需要清醒地認識到的是,一方面,目前出現的“房價同比下跌”,幅度依然很小,甚至微不足道,距離老百姓期待的“合理房價”仍有相當遙遠的距離,調控力度依舊不能放松,特別需要警惕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此時借口房價“同比下跌”,大肆渲染房價下跌“硬著陸”的后果,以此倒逼調控政策“變調”;另一方面,出現“房價同比下跌”的城市也依舊不多,并且這些城市也大多集中在前期房價上漲過快、老百姓怨聲較大、社會關注度較高、已經采取了“限購、限貸”等嚴厲調控政策的熱點城市,而根據此前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去年12月70個大中城市中,價格“同比下降”的城市只有9個,盡管這個數字與去年11月份相比多增了5個,但較之“漲幅回落的城市有55個”、“同比漲幅在5.0%以內的城市有60個”這樣龐大的“同比繼續上漲”的數據,人們會發現,房價其實遠未進入同比普遍下跌的時代,也因此,少數城市“首次”出現同比下跌也無須大驚小怪。畢竟,進入“房價合理回歸”階段的城市,仍屬鳳毛麟角,更多城市依舊處于需要采取有力措施“遏制房價過快上漲”的階段。
實際上,且不說“同比下跌時代”尚未全面到來,即便“環比下跌時代”,也遠未全面到來。中國指數研究院最新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1月,全國100個城市中除了一個城市持平外,只有60個城市環比下跌,另有39個城市價格環比仍在繼續上漲。盡管這些上漲的城市大多分布在三線城市,但至少說明,對于中國這樣一個地域差異很大、需求各不相同、各地政策調控力度不一的國家來說,要期待全國房價出現整體逆轉,確實需要耐心、時間和對調控政策不折不扣的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