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房市成交量在今年一月份陷入低迷,部分中小中介甚至關門大吉。而在今天光大會展中心舉辦的招聘會上,記者看到一些房屋中介仍卯足了勁招人,薪資待遇、發展前途、企業文化都成了它們吸引求職者目光的噱頭。有企業甚至打算今年再招1000名業務員。
和推銷樓盤的方式一樣,中介公司的招聘人員會在過道中攔下一位求職者,問:“你對銷售事業有興趣嗎?”各家中介開出的待遇似乎也足夠誘人,一家自稱是臺企的中介展板上就標出“前三個月保障底薪3000元,轉正后提成xxx”的條件。
另一家號稱“上海綜合實力第一”的某房產中介,也打出“前三個月保障2100元底薪,轉正后每月發放租房、交通、通訊補貼,最高提成可達30%,甚至股權激勵”的字樣。但仔細了解下來,這對無經驗的求職者來說,仍然是一份競爭及壓力極大的工作。一名中介員工告訴記者,前三個月的底薪中,還包括100元的全勤獎,這需要每天按時上班,不請假才能拿到。而轉正也有門道,并不是干夠三個月就可自動轉正,而是需要業績硬指標。她說:“為公司簽下一筆3萬6千元的業務才可以轉正,也就是說,賣出一套市價200萬左右的房子。”
至于租房、交通、通訊補貼,也和業績相關。如果上個月能拿下一筆1萬元的單子,那么這個月就可以獲得350元的補貼。這名員工解釋,如果能做到分行經理,就擁有投資權和自己的門店,而升到區域總監的話,還會獲得股權激勵。不過她也認為,這些職位由于有盈利的指標,都有一定的風險,有些老員工就選擇始終在一線跑業務而不是進入管理團隊。
有一位女性求職者曾有過一段不成功的房產銷售經理經歷,正猶豫要不要再進入這一領域,一旁的中介員工則用企業文化來勸說她:“你之前是進錯門了,你之前的公司崇尚個人努力,而我們講究團隊合作發展,我們公司里也有許多那邊跳過來的中高層管理人員,這是由于我們有股權激勵機制,而他們沒有。”
當記者詢問在目前大環境下中介工作的前景時,這名員工依然顯得信心十足:“現在成交量確實很低,但有些同事仍然能保持每個月都有單成交,有些同事就連著幾個月開張不了。房產中介這行人員流動性確實很大,競爭也很激烈,但我自己還挺看好在這家公司的發展前景。”她還透露,他們公司已有1700多名員工,今年估計要招到2000人至3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