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旅游,愛上了上海這座城市。于是決心留下打拼,8年時間里買房再換房,結婚成家,把父母從老家接來一起照顧。溫州女孩姚茜的上海生活經歷在外人看來那么順利美滿,然而這些都離不開她的果敢和眼光。她說:“很多人都不敢買房,其實買房就差一口氣,爭取一下就能得到。”
前腳扎根后腳即買房
姚茜在2003年大學剛畢業的夏天來到上海朋友家寄住游玩了一周,短短時間就喜歡上了這個快節奏、年輕人聚集的城市。于是她當即決定要留在上海打拼出自己的生活,回家拒絕了父母原本安排好的工作并說服父母后,姚茜在上海找了一份房地產售樓員的工作。選擇原因很簡單,因為公司提供員工宿舍,這為剛來這個城市的她節省了房租開銷。自己一個人出來打拼難免辛苦,但付出必有回報,售樓員的工作讓姚茜對房產投資有了更多的了解,為后來的購房經歷打下了基礎,另外也讓她遇到了現在的老公。
到了2003年底,姚茜參與的兩個項目都順利結案,至此她賺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存款已有3萬余元,于是她開始決定自己買房。“我意識到想要真正在上海留下扎根必須要有房,而且根據房產公司經常變動的房價,我發現房產值得投資。”于是她便拉上男友到處看房,最終把目標定在浦東新區。她認為浦東地區是日后要大力發展的地區,以后升值空間肯定很大,而且當時新房可以首付兩成,對于自己和男友兩個人不多的積蓄來說也比較合適。兩人最終在錦繡路附近購下了一套新房,總價43萬元,貸了30年的最長期限貸款。
由于是期房,姚茜買下房子后依然住在集體宿舍。到2005年初交房,這套房子已升值到98萬元。
果斷再度出手購得好房
見到房子那么快就升了值,除了為自己的好眼光感到得意外,姚茜又有了新的想法:“當時和男友都在浦西工作,而且準備結婚,所以我決定將這套房子出售,在中山公園附近再買一套。”
后來恰逢2005年上海樓市第一波調控,姚茜經常逛周邊的中介店,等待有人拋盤。2006年初,一套120平方米的住宅急降40萬元出售,雖然男友已升至銷售主管,年收入大增,但賣房所賺的錢加上現有積蓄付了首付款之后,120多萬元的貸款壓力還是讓男友有些猶豫。但姚茜說服了男友,堅決撿了這個“皮夾子”,等真正入住后,她終于有了種扎根的感覺。
婚后,姚茜很快有了小寶寶,與老公商量后索性將父母接來上海住,一是方便照顧,二是可以幫忙帶帶孩子。如今,工作、家庭都圓滿的她被身邊很多同事羨慕,她自己也坦言:“當時是趕上了購置房產的好時機,而且出手果斷,越等就越錯失良機。其實有時候舍不得花錢,等真正出手了也就這樣,怕影響生活就想辦法不影響生活,這才是生存的動力嘛。”記者 沈夢雪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首個太空計算衛星星座成功入軌 中國星座點2025-05-1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