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在线视频一区_久久不射2019中文字幕_国产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_天堂va蜜桃一区二区三区漫画版

注冊
閩南網 > 房產 > 正文

探尋泉州西街歷史人文:各級文保單位超二十處

來源:閩南網 2014-01-06 15:12 http://www.413629.com/

如果說城南片區的聚寶街、青龍巷是古泉州最繁盛的經貿商圈,那么西街集中展現的則是泉州這座藏寶之城最大的寶藏和最炫的人文薈萃。西街曾是唐宋早期泉州的政治、經濟、文化、宗教中心,有著極其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是泉州古城內現有保留最為真實、完整的歷史街區。

歷史溯源

古泉州最早的街道 成街至今1300多年

作為泉州最早開發的街道和區域,西街自唐朝已經“列屋成街”,成街至今已經超過1300年。

史料記載,西街列屋成街始于唐開元年間(公元714-741年),東起雙門前(即今鐘樓下),西至唐故城西門素景門(即今孝感巷口)。及至唐代光啟二年(公元886年),王潮兄弟入據泉州,為了加強防御,于是在泉州城內創筑子城,并且在子城設置四大城門,也就是行春門、肅清門、崇陽門、泉山門。其中,肅清門是當時子城的西門,在今日西街新街和裴巷之間。

公元905年,泉州刺史王延彬治理泉州時,拓展城區范圍,西街因拓城延伸至今日的甘棠巷口。到了五代南唐保大年間,清源軍節度使留從效對泉州城加重版筑,西城門(彼時稱“義成門”)又移到今天的西街西端與城西環路交叉路口,西街總長得到很大的延伸。至此,西街路線基本定型。1923年拓改馬路,西街沿街建筑隨著時境變遷,逐漸成了現在的樣子。

自成街以后,1300多個春去秋來,這條古城最早的街區,曾經商賈如云、行人如織,一度成為古城繁榮的象征。而古代泉州也以西街為起點,逐漸向外開拓發展。

文保單位

鎮市之寶寺中立 文物珍珠串成鏈

有人說,西街的美在于與時間頑抗后留下來的那些古樸的、天然的、鮮活的碎片——唐朝的祠堂粉雕,元朝印度教的花紋……可不是,在時光洪流中,這條古街區猶如一串耀眼的珍珠鏈,把唐宋以來泉州眾多絢麗多姿的文物勝跡和古厝古塔等一一貫穿起來。細數這里的每一件文物,無不令泉州人自豪。

僅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開元寺,可以細說的寶貝和故事就有一籮筐,無怪乎1960年董必武來泉留下“東西雙古塔,南北一條街”的盛譽。這座唐代古剎,蓮宮梵宇煥彩流金,刺桐掩映古榕垂蔭,自古便居泉州佛教叢林之冠。一代理學大師朱熹在此欣然題詞:“此地古稱佛國,滿街都是圣人”;一代高僧、“二十文章驚海內”的弘一法師,晚年曾居寺內弘律故居開元寺尊勝院,留下不少傳世經典墨寶;寺內舉世聞名的東西塔,是中國現存最高的一對石塔,在明朝8級大地震中巍然屹立,是古城最為突出的城市景觀和泉州的標志,可謂泉州古文化的“鎮市之寶”……

除了開元寺、東西塔、城心塔、近現代洋樓,西街上大量風姿獨特的古大厝和古色古香的木樓群,構成一個活的建筑博物館,不僅蘊涵古城豐厚的歷史文化積淀,又訴說著古城的千年滄桑巨變。

據考古統計顯示,西街片區現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共計20多處,分屬古建筑、古遺址、石刻等多種類別,還有未列入級別但保護較好的古建筑、古民居12處,可供開發的古大厝34處、洋樓3處、宗祠1座、古街巷20多條。

◆寶藏·解說

西街頭

鐘樓至肅清門

人們習慣稱西街頭

泉州影劇院

原址原有粘、史、傅三姓祠堂

井亭巷

巷內有城心塔,又名定心塔。

西街禮拜堂

清光緒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基督教牧師吳封波主持興建,與南街禮拜堂、聚寶街禮拜堂同為泉州舊城區三大基督教聚會所。

曾井巷

南宋大政治家曾從龍出生地,他原名“一龍”,寧宗贊其才識,改名為“從龍”。巷里有一口狀元井。

特色建筑

大人物與西街結緣 名宅名坊名巷成見證

西街建筑中,除古大厝、近現代騎樓洋樓外,還有不少名人宅第在小巷深處熠熠生輝。據統計,西街區域內已知歷史名人故居含遺址有二三十處,自唐代歐陽詹開始,幾乎每個朝代都有大人物與西街結緣。

比如:南宋宰相曾從龍的府邸在曾井巷內;泉州登科甲第一人歐陽詹故宅位于甲第巷內;北宋宰相留正連續三朝為相,三朝巷因他而名。西街俊才,尤以明清時最為鼎盛。比如明萬歷相國李廷機府邸在甘棠巷;著名理學家蔡清故居則位于孝感巷內等;明萬歷太仆寺少卿楊廷相、廣東提學副使擢湖廣參政陳鳴華兩家家族的故居在文魁巷。

這條老街上,還先后誕生了四位大學校長,分別是復旦大學、廈門大學、華僑大學和東南大學的校長謝希德、林祖賡、莊善裕、陳篤信。

老街曾經還有樣特色建筑:封建社會為表彰功勛、科第、德政和忠孝節義的牌坊。史料記載,清末民初,從西街頭到五塔巷口直街中尚存的牌坊有造士坊、多士坊、會魁坊、父子承恩兄弟進士坊、清時名賢解元坊、進士坊、狀元坊等。

文化宗教

多種宗教和諧并存 唐宋文化至今滋長

泉州是世俗和眾神共浴的圣地,有“世界宗教博物館”之譽。朱熹的“此地古稱佛國,滿街都是圣人”,說的是佛教和儒教。事實上,在泉州全盛時期,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印度教、日本教和睦共處。

而這在古城核心區西街也得以展現。佛教古剎開元寺紫云大殿后回廊中央,有兩根古印度教石柱,雕刻內容都與印度著名史詩《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有關。開元寺不遠處,是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泉西基督教堂,古大厝門前還立有道教信眾認為可以避邪的“石敢當”。一條老街上,數種宗教信仰和諧共存,其開化當年也許唯刺桐僅有。

于是,沿著西街散步,你可以看到兩邊騎樓商戶從屋里搬出八卦桌,擺上供品點上沉香,而不遠處絲絲悅耳的教堂圣樂聲和咿咿呀呀的南音,在被月色洗得青翠的石板路上來回滾動;坐在肅清門小廣場的石凳上,偶爾還能看看閩南戲曲,聽聽傳說故事……

清光緒年間,英國長老工會在西街裴巷創辦惠世女醫院,并附設護士學校。懸壺濟世的還有不少名藥鋪,比如開元寺口兩側有銷售民間丹膏丸散、古老中成藥及青草藥的店鋪如“秋水軒”、“丹水堂”、“鵬山堂”等,這些藥店以及臺魁巷入口西側的保和堂白塔疔瘡藥膏,曾經老泉州人心目中響當當的品牌,且白塔疔膏在東南亞華僑中有一定影響。

孝感巷

巷口原有一座“孝感動天”牌坊,是明朝為表彰朱則文事母至孝的事跡而立的。

裴巷

因巷口舊有“裴仙宮”得名

蒙引樓,明易學家蔡清著書講學處。

舊館驛

元代巷內設有一座專供過往官員或信使住宿及更換馬的館舍。

三朝巷

留正歷任三朝輔宰,史屬罕見,泉州人引以為榮,過去有“三朝元老”坊。

甲第巷

出了“溫陵甲第破天荒”的歐陽詹

后記

好街巷是不怕逛的,對于西街而言更是如此。即便是昔日遍地的古井、名藥鋪或者是成排的牌坊已然不見,但總體而言,西街至今頑強地保留著唐宋時期的脈絡,她是地理上的唐朝。當人們厭倦那些快餐式的城市,鮮活地藏著古代泉州肌理的西街,會因其古樸醇厚的魅力更加吸引人。

相關閱讀:

泉西街面粉廠區改造開啟 加速古城文化復興

泉西街片區保護提升工作將啟 打造城市新亮點

責任編輯:lh900224
相關閱讀:
新聞 娛樂 福建 泉州 漳州 廈門
猜你喜歡:
熱門評論:
頻道推薦
  • 烏魯木齊市紀委監委公開通報4起違反中央八
  • 俄烏兩國將于2日在伊斯坦布爾舉行第二輪談
  • 陳雨菲奪得新加坡羽毛球公開賽女單冠軍
  • 新聞推薦
    @所有人 多項民生禮包加速落地快來查收 三峽大壩變形?專家:又有人在惡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為什么沒出現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線 疫情改變了哪些習慣? 呼倫貝爾現幻日奇觀 彩虹光帶環繞太陽
    視覺焦點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精彩視頻
    泉州石獅:海上潑水節 再續兩岸情(視頻)
    泉州石獅:海上潑水節 再續兩岸情(視頻)
    泉州南安舉辦世界龍舟大賽(視頻)
    泉州南安舉辦世界龍舟大賽(視頻)
    專題推薦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

    新征程,再出發——聚焦2021年全國兩會
    2020福建高考招錄
     
    48小時點擊排行榜
    向產品創新要動力 向新興市場要活力—— 續古村文脈,啟耕讀新程 福州打造龍舟經濟:有福之“舟”逐浪爭先 廈門:構建現代水網 建設幸福水城 孤獨癥AI智能體發布會在福州舉行 福建省持續深入開展困境兒童關愛服務 平潭推進智能網聯車輛道路測試應用 漳州:“圓山”基金,何以拉動千億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