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在限貸限購的調控基調下,廈門房地產市場演繹了一曲跌宕起伏、攝人心魄的變奏華章。據立丹行機構發布的年報顯示,2011年廈門商品住宅供應量大增,達歷史最高點,但市場需求卻大幅萎縮,銷售受阻,巨大的庫存壓力,導致供過于求局面將保持3-4年,2012年依然是負重前行。不過,對購房者來說,天平已經向買方傾斜,未來3個月將是淘房的好時機。
史上最給力調控
為樓市急速降溫
2011年第一季,新國八條出臺、加息、房產稅試行、房價控制目標出臺等一系列政策組合拳,將樓市調控力度推到歷史頂峰,受此影響,一季度住宅銷量迅速探底,3月份跌至今年最低點僅售9.5萬平方米。
之后第二、第三季度,隨著住宅供應量的加大,推動了市場交易量的攀升,尤其第三季度,全市商品住宅銷售面積達84萬平方米,同比增長75%。
但是第四季度,受限購令延續、首套貸款優惠終止、貸款額度減少等政策影響,住宅銷售再度急轉直下,瞬間結凍,環比第三季度驟減六成。
綜觀2011年廈門樓市,雖然商品住宅銷售了約250萬平方米,比2010年還多,但截至12月底,全市住宅庫存量達21771套,約合289萬平方米,存銷比大幅度攀升至14.3,與2008年1月相當,并有上升趨勢。這說明,市場的庫存壓力巨大,若開發商不能以價格實現“破冰”,那將面臨嚴酷的市場現實。
首置首改是主力
島外樓盤占優勢
據立丹行機構統計,2011年廈門商品住宅供銷中,首置產品(≤90㎡)供應比例占33%,銷售比例為35%;改善產品(91-144㎡)供應比例占46%,銷售比例為46%。
受限購限貸政策影響,首置和首改客群成為當前的購房主力,而再改及高端客戶受政策壓抑,需求量呈嚴重下滑趨勢。
由于島內住宅高端化趨勢已經形成,因此島外性價比產品因吻合市場需求而成為銷售主場。
立丹行機構年報顯示,2011年島外住宅供應占全市69%,銷售比例占全市68%,接近7成。在全市住宅銷售面積前20的樓盤中,島外項目就占了16席。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異地來廈置業需求依然強勁,在限購政策的阻礙下,仍有30%左右的省內客戶今年在廈買房。廈門本地剛需客戶則約占55%。
個盤降價已出現
全面降價未鋪開
從10月份開始,廈門就陸續有樓盤打出促銷信息,而到了12月份,個盤實質性的降價開始出現,樓市破冰之旅正式拉開帷幕。但從目前的銷售形勢來看,降價樓盤的去化效果未能達到預期的火爆,而跟進降價的樓盤數量也并未很多,因此整體住宅價格全面下行并未出現。
不過,由于明年調控政策依然從緊,且供應攀升,存量劇增,中長期供應過剩的局面,將導致“價格戰”的出現,明年價格普降化趨勢將蔓延。
因此,立丹行機構認為,明年上半年是供需價格博弈的關鍵時間,從市場大勢及政策走向來綜合分析,樓盤定價會相對理性,價格會適度下調,適合消費者“淘房”。有意向買房的消費者,尤其可關注未來3個月的市場情況。
立丹行機構
明年或是最佳淘房季
2011年宏觀調控取得階段性成果,追高的房價得到控制。政府作為本輪變奏曲指揮者對市場的把握應該說十分成功,但作為行政強制手段的限購政策依然受到市場的質疑,不可能長期存在。未來宏觀調控結構化調整是必然,預計明年下半年財稅政策有機會接力,房產稅、物業持有稅征收等財稅政策將進一步試驗而長期存在。
因此在這樣的宏觀背景下,市場價格必然隨著交易量速凍而隨之調整。明年上半年將是價格劇烈調整期,市場底部周期在3-5個月調整完畢,進入相對穩定供需平衡的下半年。
買方市場的形成,對購房者來說,有望介入博弈價格臨界點。以近年廈門島內樓面地價8149元/平方米計算,加上建安成本、稅費等,島內價格臨界點在13000元/平方米,而島外價格臨界點在7500元/平方米。也就是說,明年島外均價7500-8000元/平方米,島內均價13000-15000元/平方米將構成新的價格博弈區間,消費者可考慮出手。
城市年輪(中國)機構
房價回歸價值之年
2012年,樓市發展的環境可歸結為“兩穩一進”。第一“穩”即政策穩,維持高管控,堅持房地產調控政策不動搖;第二“穩”為市場穩,力求平穩運行,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進”則主要體現在樓市平穩發展的基礎上,尋求持續性的長效進步,促進房價合理回歸,如房產稅擴大試點,繼續推進保障房建設。
當前市場成交放緩,在售房源大量存在,大批在建項目等待入市,凡此種種,都使得房價的下行壓力不斷加大。島內外均已出現大盤實質性降價,這一現象在2012年初還將不斷再現。2012年注定將成為房價回歸價值之年。
隨著房價逐漸回調到位,廈門本地人群和新廈門人的購房需求也將逐漸釋放。在市場力量和經濟走強的雙重支撐下,廈門樓市也會逐漸回暖。綜合各方面因素,鷺島樓市的復蘇有望在2012年下半年出現。
如果說,2011年樓市是在秋風中步入冬天,那么2012年將是在冬天里等待春天的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