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發改委主任張平在全國發展和改革工作會議上指出,明年要鞏固和擴大房地產市場調控成果,研究商品房領域反暴利規定。
消息一出,被大家寄予厚望,多數網民期待借此規定使房價回歸到合理水平,認為商品房反暴利規定的制定是高溫房市的“救兵“。然而,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的專家對此卻沒有那么樂觀。“商品房反暴利”,依舊疑團重重。
暴利不易界定
一直以來,房地產都被認為是暴利行業,但其“暴利”如何界定,是至今沒有解決的問題。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易憲容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說:“界定暴利的前提是了解商品房成本,但是當前房地產行業的成本不具有統一性,例如拿地時間的不同,造成綜合成本變動過大。這樣的話還怎么界定什么是暴利?”
在這之前,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社會科學院院長宋林飛曾建議出臺《房地產市場反暴利法》。他認為可以將世界房地產市場平均行業利潤率5%-7%的上限為基準,一般可上浮50%,為房地產開發的合理盈利區間。如果是節地、節能、環保、科技含量高的商品住宅,可以得到超額利潤,以鼓勵這類商品房的開發。
而這也引出一個問題,由于各國條件各異,世界房地產市場平均行業利潤率是否適用于個別國家?上浮50%的盈利界定又有何種依據?
“或許我們可以只針對我國房地產市場行業利潤來界定什么是暴利。”中投顧問研究員韓長吉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說,“我們認為政府可以按照當前的土地出讓價格為裁定標準,從而推算現階段商品房毛利率,按照我國《制止牟取暴利的暫行規定》的規定,政府可以提出統一利潤率標準,以此來制止商品房的暴利行為。”
反暴利不一定能降房價
中國此輪房地產調控自2009年底開始,已持續兩年,調控效果已經初步顯現。業內人士分析,商品房反暴利規定或有利于鞏固調控成果,但并不能遏制高房價。
中原地產張大偉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說:“決定房價的因素,即樓市調控政策、信貸政策和開發商對于高利潤的追逐,都沒有變化,又如何指望房價出現大幅度變化呢?”
中國房地產學會副會長陳國強也認為,“發改委此次提出反暴利這一想法,其主要的目的不是降低房價,而是旨在使開發商少拿點,利潤的空間得以壓縮。”
張大偉認為,商品房反暴利規定如果制定得不合理,不僅不會降低房價,反而會適得其反。“如果制定相應的反暴利稅,開發商很有可能將其轉嫁給購房者。那么購房者的買房成本會不降反升。”
既然商品房反暴利稅在降低房價上沒有那么樂觀,那么房價下降的希望又在哪里?
易憲容告訴本報記者:“降低房價的根本在于抑制炒房。國內現在第一套房交易稅僅占房款的1%左右,而且國內還沒有開征房地產物業稅,什么時候開征,怎樣征收還不是十分清楚。而在美國,房地產物業稅已經征收了幾十年,并且已經成為了地方政府主要的財政收入來源。”
“另外,國外對于商品房反暴利的規定都是由相關法律部門制定,受法律強制約束。而我國擬由發改委研究制定,在實施效力上有一定差別。”易憲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