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5、6月的銷售旺季之后,樓市在7、8月迎來相對淡季。記者查看20多家房企近期發布的7月銷售業績發現,其銷售額總量下降近三成。不過,面對依然高企的存貨和下半年的巨大貨量,房企對于傳統的“金九銀十”充滿了期待,預計下半年房企仍將加速出貨。
7月,房企銷售額大幅下滑。其中,融創下滑26.6%,萬科下滑22%,富力下滑14.7%,華潤置地下滑34.3%,保利地產下滑41%……在20多家已經公布七月銷售業績的房地產企業中,除了佳兆業、碧桂園、越秀地產和上月持平或者略有上漲之外,大部分企業7月幾乎是清一色的銷售下滑,有些下降幅度甚至非常大。比如建業地產下滑幅度高達51%。
來自北京中原市場研究部的統計顯示,20家房企7月總銷售730億,環比下調27%。據鏈家地產市場研究部統計,24家房企在7月銷售合計688.62億元,環比下滑31%。
業內認為,房企銷售業績下降的一個重要原因是6月份開發商為了沖刺上半年業績,加快了供應節奏,而進入7月份之后,開發商的推盤速度明顯放緩,供應量環比下跌逾四成。以廣州為例,新房網簽在6月最后一周猛增至2931套之后,在7月份基本維持在1800套/周左右,回復平穩。
不過,從全國整體來看,7月成交依然平穩。來自中原集團研究中心數據顯示,30個重點城市新房總成交量為1995萬平方米,環比小幅增加4%。其中一線城市新房成交量與上月基本持平,二線城市和三線城市分別微幅上漲5%和2%。
“雖然新房成交量持續回升,但近期回升速度有明顯放緩。”中原集團研究中心總監劉淵向記者表示,7月上旬,剛性需求集中入市,交易量相對活躍。但7月下半月的成交量與上半月成交相比出現明顯下降。
34家房企庫存比年初余額增長8.1%
不過,無論是機構還是開發商,大部分都對下半年的業績充滿期待。被稱為“最賺錢房企”的中海地產,其中報顯示,報告期內收入為252.8億港元,雖然低于萬科,但是其凈利潤為83.8億港元,遠遠超過萬科的凈利潤37.3億人民幣。而中海在今年前7月累計銷售額已達752.6億港元,相當于已完成原來800億售樓目標的94%。在半年報中,中海決定將其業績調高至1000億元。還有世茂房地產也從年初的307億元上調至350億元。
下半年房企仍將跑量為主
萬科董事會秘書譚華杰表示,今年萬科的新推盤資源主要集中在下半年特別是在四季度,9月份之后預計推盤會有明顯增加,只要市場環境不發生太大的不利變化,全年銷售超越去年是大概率事件。保利、越秀、恒大等公司在之前接受記者采訪時也曾表示,下半年的推貨量將不少于上半年。北京中原市場總監張大偉預判,整體市場已經基本走出低谷。
雖然上調了全年銷售目標,但開發商對于下半年的市場仍然非常謹慎。中海地產主席孔慶平表示,房地產行業仍面臨巨大挑戰,可以說最嚴峻的情況仍然沒有過去。
方正證券分析師周偉認為,市場分化狀態加劇彰顯樓市前景的不確定性,需要關注政策窗口期。
從供求層面來講,上半年積蓄的庫存仍處于高位,而下半年的新貨又不少,從而注定了今年下半年房企仍將以跑量為主。
9、10月份或迎開盤高峰
據鏈家地產市場研究部統計,截至8月13日,包括萬科,中海和招商等龍頭房企在內的34家房企發布的上半年半年報顯示其庫存合計5268.57億元,與年初余額相比增長8.1%,凈增395億元。盡管由于銷售加速,當前的庫存銷售比已經從年初的12個月下降到10個月,但總體庫存壓力依舊沉重。
鏈家地產市場分析師常清認為,預計下半年房企仍會加速出貨,而大部分開發商對于即將到來的“金九銀十”抱有較高的期望。9、10月份或許會迎來全年的開盤高峰。
劉淵表示,預計8月主要城市新房成交量總體平穩,或有小幅下降。隨著9月銷售旺季的到來,成交量有望重新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