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開工量連續6個月的深度跌幅,讓未來幾年北京新房供應形成巨額缺口,恐為房價反彈埋下伏筆。
昨日,北京市統計局和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發布數據顯示,1-7月,住宅新開工面積為886.3萬平方米,同比下降30.6%,這也是該數據連續6個月降幅超過20%。
北京中原地產市場研究總監張大偉認為,央行連續兩次降息,對購房者的影響非常大。“市場最低點可以說很可能已經過去。從7-8月市場發展的趨勢,可以判斷今年的‘金九銀十’樓市量價齊漲可能性非常大。”
與成交面積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住宅新開工面積卻連續6個月降幅超過20%。數據顯示,1-7月,全市商品房新開工面積為1724.4萬平方米,比上年同期下降18.4%。其中,住宅新開工面積為886.3萬平方米,同比下降30.6%。張大偉表示,住宅新開工面積持續下降,一方面,由于去年樓市成交量過低,開發商手里屯有大量房源,現在仍在去庫存狀態,對于開工還比較謹慎;另一方面,土地供應量減少也是造成新開工面積下降的一個重要因素。一年來北京土地供應面積減少將近50%,土地供應的減少勢必會影響到新開工面積。
來自北京市土地整理儲備中心的數據顯示,從今年7月20日中鐵拿下房山地塊后,北京已經超過半月無住宅類土地成交,即便是在此之前土地供應也早已出現明顯減少趨勢,其中與同樣是調控年的2008年全年供應的住宅類地塊1165.11萬平方米相比,最近一年多來的土地供應也明顯縮減。隨著新開工面積的不斷下降,市場對于未來供應不足的擔憂再次升溫。
“土地缺口將直接影響到樓市,一般土地形成供應在1-2年,雖然有積壓不開發的,但是明年的確會形成商品房供應減少的情況。”張大偉表示,北京未來兩年供應缺口可能在千萬平方米,剔除2008年及2011年的調控影響,正常市場對住宅的簽約面積需求在1000萬-1500萬平方米之間,而最近兩年的土地供應量僅能滿足一年的購買需求。未來兩年,北京成交量如果維持平均水平的話,剔除之前幾年積壓的未開發庫存外,未來兩年的土地供應缺口可能達到1000萬平方米左右。(記者王曄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