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1日從北京中原地產了解到,7月全國主要54個城市簽約量再創新高,接近28萬套,比創造最近兩年新高的6月(成交量26.1萬套)再漲7%。就北京而言,7月北京樓市連續2月熱銷項目,八成項目均價上行,個別項目均價上漲超過5%。
“連續1個多月的兩次降息,對購房者影響非常大。市場繼續釋放購房者不僅實際支付能力增加,購房者對房價的預期也出現變化,看跌的購房者明顯減少,入市的積極性明顯提高。”北京中原地產的張大偉說。
據統計,最近2個月北京簽約套數均超過30套的住宅項目合計有56個,這56個項目中,7月份的銷售簽約均價相比6月份,均價上漲的有44個,下調的僅有12個。并且,這56個項目中,單月均價上漲超過5%的有18個項目,剔除部分項目均價上行是因為房源升級導致外,整體市場的價格上漲幅度在7月份明顯加快。
盡管國務院督查組已經奔赴地方對樓市調控展開專項督查,但樓市的熱情仍在延續。
7月26日,中國指數研究院發布最新報告顯示,從近期成交量周數據來看,7月前三周重點城市較6月底回落,但仍高于2008年以及2010年~2011年同期水平,僅低于2009年同期。
量價齊漲也已有較明顯的體現。北京中原地產研究總監張大偉告訴記者,很多城市出現了房價上調,同一項目在最近幾個月的價格大都已經止跌上漲。這也表明,調控已經到了最關鍵的時期。
7月樓市淡季不淡
中原市場研究部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5日,7月當月全國主要城市的商品房簽約再創新高,合計總簽約套數達到21.28萬套,比上月同期上漲6.9%,全月成交量有望達到28萬套,再創11年來新高。
今年7月前三周,10個代表城市成交量為650萬平方米。如果與2011年同比來看,7月前三周大幅增長63%,與2010年和2008年同期比較增幅也在90%左右,雖比2009年同期的歷史高位仍下降24%,但作為傳統淡季,成交量仍舊突出。
張大偉說,影響本輪市場回暖的主要原因是超過40個城市的樓市微調和信貸的事實性松動,特別是信貸的松動在一、二線城市表現得最明顯。
“在這些城市中,6月起大部分首套房可以執行85折的貸款優惠,疊加降息因素以后,相當于購房者少支付近10%的房款。”張大偉說道。
從不同城市近期的周成交數據來看,一、二線城市回升力度更大。7月前三周,一、二線城市成交量分別為180萬平方米、95萬平方米,較去年同期分別增長29%、37%,回升力度高于同期三線城市(增長1%)。從絕對量來看,一線城市仍是最大。
中指院預計,隨著首套房貸政策松動、降息等政策環境的改善,一、二線城市積壓的剛性需求以及部分改善性需求將繼續得到釋放,促進成交量平穩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