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至20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武漢主持召開六省經濟形勢座談會時指出,要把穩增長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同時提出:穩定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嚴格實施差別化住房信貸、稅收政策和限購政策,采取有效措施增加普通商品房供給,繼續推進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溫總理的講話,透露出宏觀經濟大勢下房地產調控思路的新動向。
改變“一刀切”,差別化調控思路愈加清晰
南京市房地產開發建設促進會秘書長張輝說,一季度及4月份的經濟數據,投資、消費、進出口等關鍵指標均明顯下滑,5月18日央行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已釋放出穩增長的信號。此次總理又表態,要把穩增長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這其中,房地產穩增長至關重要,畢竟房地產目前還處于支柱地位,牽動上下游幾十個產業,影響面廣。
“年初至今,中央對房地產市場定向寬松和差別化的調控思路,已經越來越清晰。”南京林業大學社會工作系主任孟祥遠認為,溫總理此次講話更透露了有保有壓的調控思路。“限購的底線今年應該不會破,但是有保有壓,對投資和不合理需求的打壓不放松,對自住和首次置業會有支持。”在這樣的思路下,房價不至于即刻反彈,成交量卻能夠活躍一些。
中國某研究院研究總監何田也認為,在中央堅持“一刀切”的調控政策執行這么長時間之后,各地房地產市場的差異性已經出現,應允許“差異性調整”。
政策敏感期,市場尚在觀風辨向
當前樓市正處于“觀風辨向、聽聲喂食”的“政策敏感期”。溫總理講話,在微博上立時掀起波瀾。
周忻說,“看來宏觀經濟政策又要向擴大內需的方向開始微調了。對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用了"穩定"二字,要求"促進市場平衡健康發展",這是否預示著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也會出現微調呢?”
據統計,從去年8月至今年5月10日,全國共有33個城市出臺樓市新政。其中,28個城市的微調政策過關,5個被叫停。記者發現,但凡支持自住、首套的微調政策基本都能過關,如北京和蘇州等地調整首套房貸款利率等,揚州針對成品房實施的獎勵政策也獲得通過。不過,上海對購房者放寬戶籍、佛山上調限價等均被叫停,可見地方政策微調,絕不能越過限購及抑制房價上漲這條底線。
5月20日,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陳淮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鼓勵居民買房不是放松調控,抑制房價過快上漲才是關鍵。
此前數天,全國工商聯房地產商會會長聶梅生公開表示,適度、適量、預調、微調應將成為未來房地產政策的主要調控思路。
上漲壓力猶存,“絕不讓調控出現反復”
保障合理購房需求、實現樓市“軟著陸”符合中央政策要求,但這的確不意味著調控基調的改變。昨天上午,南京市房管部門召開的一場會議就傳達了這樣的精神:依然要堅決執行限購。
5月中旬,住建部已明確:調控方向不改,回調仍是主基調,“絕不讓調控出現反復”。溫總理此次講話,對限購依然保持了“嚴格實施”的措辭。
“這是史上最嚴的房地產調控,也是政策受到各種利益挑戰最多的一次調控。但當前房價上漲壓力猶存,房地產市場調控仍處于關鍵階段。”何田告訴記者,按照他們的統計數據,過去幾年全國房價平均漲幅均在10%以上,2009年更是上漲了20%多。此輪調控后,房價已從大漲過渡到了不漲,從2011年10月起則連續7個月環比下降,但總體來看,房價僅是“略有下降”。“全國房價的降幅只有3%左右。從這個意義上說,房價遠沒有回落到合理的區間。”
多方博弈,長效機制跟進正當其時
當前樓市利益各方的博弈結果,將直接關系到中國房地產市場未來的發展形態。“絕不讓調控出現反復”,不僅取決于當前的限購限貸等政策,更取決于長效機制的確立。國務院批轉《關于2012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的意見》中提出“適時擴大房產稅試點范圍”,這已釋放出明確的信號,即未來政策走向將著眼于制度建設,以引導企業理性投資,百姓理性消費,市場持續健康發展。
陳淮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不管有沒有調控,都會有房產稅。在市場條件下,越來越多的老百姓擁有了房產,有資產就要征稅,房產稅一定會實施,早晚的事情,大家應該端正心態,正視這個問題。
事實上,業內已達成共識:房地產市場既不是純粹的實物資產市場,也不是典型的金融市場,而是兩者兼而有之,因此,房地產制度建設要兼顧投資性購買需求與消費性需求的滿足。溫總理講話已透出信息,未來房地產市場發展,必然會在長期制度的構建下分層。
“嚴格實施差別化住房信貸、稅收政策和限購政策”,意味著對投資投機者的約束依然不可避免;“采取有效措施增加普通商品房供給”,則針對剛需,解決的途徑主要還是通過市場來完成;“繼續推進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針對城鎮低收入群體、新就業人員和外來進城務工人員,以政府保障為主。這意味著,依靠經濟手段和法律手段治市將漸成趨勢,限購、限貸、限價等行政調控手段,則會逐步退出調控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