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控兩年多來的這一波全面降價潮,有一個大前提,就是嚴厲調控政策會持續。不知道嚴厲調控政策會延續到幾時,扛不住的開發商不得不選擇以價換量。而就在“五一”前夕,一個新問題冒了出來:如果這一大前提發生變化,降價還會走多遠?
4月中下旬以來,政策定向寬松的動作悄然增多。有住建部正研究新一輪刺激剛性需求入市的政策儲備,有武漢、南昌、鄭州等多個城市紛紛上調住房公積金貸款額度,兩成首付悄然回歸市場等。嗅覺敏銳的資本市場,對樓市轉向提前作出反應,萬科、招商等龍頭地產股接連大漲,創下階段性新高。按此邏輯,降價行動似乎應慢慢減速,并逐漸退出。
事實是,本刊記者對廣州多個區域的巡盤發現,降價潮仍在蔓延,多數開發商摩拳擦掌備戰“五一”大戰,主打的仍是“優惠牌”。有登記就減30萬元的,也有南沙樓盤明確表示“五一”期間將再推“5字頭”新貨。番禺高端項目降價對中心區樓盤的沖擊有加緊之勢,“五一”前,中心區幾個樓盤的折扣幅度暗中加碼。
可見,在嚴厲調控政策持續與嚴厲調控政策松綁兩種預期都并不明朗的情況下,市場仍會按照既有的趨勢發展下去。既有趨勢當然就是降價。盡管目前政策面有些微變化的跡象,但還不足以影響市場當下運行的規律和慣性。不難預見,今年的“五一”樓市,置業者將會迎來一場久違的“降價盛宴”,從低價盤到高價盤,從中小戶型到大面積別墅,全面降價將因節假日效應走向一個階段性的高潮。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消費者將可享受一個多年未見的“買方市場”待遇,一個難得的入市節點已經到來。有業界人士注意到市場正累積一些反向的變化,階段性高潮之后,降價退潮也應不足為奇。
可見,在嚴厲調控政策持續與嚴厲調控政策松綁兩種預期都并不明朗的情況下,市場仍會按照既有的趨勢發展下去。既有趨勢當然就是降價。
今年的“五一”樓市,置業者將會迎來一場久違的“降價盛宴”,全面降價將因節假日效應走向一個階段性的高潮。趙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