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帶娃看病都要排長隊。”“兒子感冒一周沒上幼兒園了。”“兒科醫生太少了。”連日來,全國多地暴發流感,各大醫院兒科門診就診量均呈上升趨勢。1月15日,在重醫附屬兒童醫院和市婦幼保健院,不少兒科醫生放棄調休,輪班應診,依然忙不過來。超負荷工作的背后,凸顯出兒科醫生緊缺的窘境。全面二孩時代,如何破解“兒科醫生荒”,重慶正做出積極探索。
走訪:流感襲來 兒科醫生連軸轉有人甚至累倒了
這一波流感來得有點猛。1月12日深夜11點多,重醫附屬兒童醫院禮嘉分院,帶孩子趕來看急診的家長們還排著長隊。
張永強一家住在江北區五紅路蘭天苑小區,8歲的女兒琪琪感冒近一周了,傍晚時突然發燒到38.1℃,不敢大意的他先是帶女兒趕到兒童醫院渝中區本部,發現人太多后又開車到禮嘉分院掛急診。等到醫生給琪琪看病時,已是深夜11點半。
重醫附屬兒童醫院門診部主任熊菀教授介紹,新年以來,天氣劇烈變化,導致呼吸疾病病人占就診的一半以上。為應對患兒就診高峰,該院兩個院區門診早已是滿負荷運轉。
另一頭的重慶市婦幼保健醫院,同樣打起擁堂。兒科醫生們放棄調休、輪換加班,但仍然忙不過來。兒科門診副主任李雪梅每周一三五上午門診,忙起來時,她連口水都顧不上喝。
“現在我們科室每個醫生每天要看100個號左右。”李雪梅介紹,從去年9月開始,兒科接診量就一直呈飽和狀態,為此,她們加開了兩個診室應診,連70多歲的老專家也堅持參加門診坐診。擔心忙不過來,不少醫生感冒發燒,依舊帶病堅持。
但有醫生還是“沒挺住”。
1月7日,重慶九龍坡區人民醫院50多歲的兒科醫生楊曉毅在連續工作11小時、接診80余人次后,累倒在工作崗位上。受寒冷天氣影響,當天來院就診的患兒猛增,楊曉毅整個下午沒有去過一次洗手間。該院兒科共9名在崗醫生,15名護士,這段時間都處于連軸轉的狀態,很久都沒周末的概念了。
就在同一天,天津海河醫院貼出一則通知,因該院兒科3名醫生超負荷工作,全都病倒,兒科不得不停診。據媒體報道,天津海河醫院為一家三甲醫院,兒科醫生一共3名。進入流感高發季以來,他們每天每人接診患兒超過6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