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擇業:注重個人興趣與自我成長
部分大學生慢擇業現象的出現,其實是社會發展、生活水平、社會觀念以及部分家庭父母的理解和尊重等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這些,讓95后有條件轉變擇業觀念,同時也讓他們的選擇更加開放與多元。
石潔是2018屆的一名碩士畢業生,會計專業的她剛剛拒絕了一家收入可觀的商業地產企業,在她看來,與薪資待遇相比,自身職業規劃和發展空間更重要。
2018屆碩士畢業生 石潔:跟我自己的職業規劃發展不太一樣,就是它的方向可能是你先做會計,發展到管理層,然后我想一直在財務這個行業發展。
近日,應屆生求職網針對2018屆畢業生求職情況展開的一項調查顯示,2018屆畢業生普遍認為工作不只是滿足生計這么簡單,能夠滿足興趣、實現自我成長更重要。數據顯示,52%的受訪者更看重個人興趣,43%的受訪者認為能夠有更好的職業發展機會及自我成長是求職中必要的一個考量標準,21%的受訪者最看重薪資水平。
北京科技大學(分數線,專業設置)招生就業處處長 尹兆華:學生現在找工作的時候已經不再是只是為了找到一份工作養家糊口就可以了,他們對到這個崗位上去能不能發揮我的特長,實現我個人的人生理想和社會價值非常關注。
根據應屆生求職網的調查顯示,關心“企業聲譽”、“帶薪年假”、“員工旅游”等軟性福利的求職者占到37%。2018屆畢業生在求職時,對于企業文化、環境氛圍更加關注。
北京科技大學2018屆畢業生 孔姍姍:我一定熱愛它才可以,企業文化還是很重要的,首先要認同這個企業文化,你在那才能待的很開心。
北京林業大學(分數線,專業設置)招生就業處副處長 穆琳:95后的學生自我意識更加地強烈,三觀要一致,我自己做的開心。有一個學生,我說你之前那個大公司挺好的呀,現在為什么選擇了這么一個創業公司,他回答很干脆,我感興趣啊,薪水少了三分之一也可以。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