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什么時代?是一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年代,是最好的創業時代,但是你知道創業應該具備什么素質嗎?360董事長周鴻祎11月14日做客《開講啦》,和青年說一說他的創業必備素質。
如今,很多人也都在號召大學生創業。但大學生創業真的適合一畢業就創業嘛?周鴻祎認為并不一定,他表示創業是九死一生的事情,現在很多人熱捧的90后、95后創業英雄,至少超過一半是偶然的運氣在起作用。
作為一個互聯網創業老兵,周鴻祎給了創業路上的青年人提出了干貨滿滿的意見和建議。
創業必備素質“Think differently(不同的想法)”是周鴻祎常說的一句話,但是這件事并非這么簡單。因為在創業這條大道上,凡是別人已經做成功的領域、行業,前面都會有巨頭。創業者相比這些巨頭,能有多少優勢呢?那些巨頭要錢有錢,要資源有資源,所以,現在的創業者要從特別不起眼的一件小事開始,就是他常說的“Think differently”
周鴻祎提到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都有一種心理暗示——從眾心里。比如老師出了一道題,就恨不得答案都一樣,有個標準答案。如果我們的答案不同,很有可能老師就判我們錯。但周鴻祎認為,這樣真的毀了一代人。做題有標準答案,創業不會有標準答案,條條道路通羅馬,但問題是怎么找到這些路是關鍵。
就像周鴻祎當年做殺毒軟件,別人賣200元/套的時候,他賣25元/套,但他并沒有比別人賣的好,原因就在于市場已經被別人都占住了,當時的他就像現在的創業者,是后來者。所以在創新商業模式的探索路上,周鴻祎開啟了“互聯網免費”的先河,讓殺毒軟件徹底走入了免費時代。也為360公司贏得了6億用戶夯實了根基。現在大家都懂得了“羊毛出在豬身上”的道理,但在當時很多人是看不明白的。
今天很多人創業往往都喜歡談概念,所以他建議身邊的創業者,尤其是大學生創業者,應該從身邊開始尋找那些沒有被滿足的需求,這叫剛性需求。或者從已有的產品中找到他們不方便、不舒服的地方,從而找到差異化的地方。他說,我們都不是發明家,但是我們能把現在的東西做一些改變,而這種改變恰恰就是用戶體驗的改進。
如何才是用戶體驗的改變呢?周鴻祎認為就是把它做得更加容易、更加簡單,人家很貴我便宜,人家收費我免費。這就是用戶體驗改變的最直接表現。
創業成功是每個創業者的夢想,但并不是每個人都能達到的終點,所以創業要具備不懼怕失敗的素質。周鴻祎認為這一點非常重要。
創業成功的很多人,但不都是從一開始就一直就成功“存活”下來的。周鴻祎表示,喬布斯成功之前也經過被“趕出”蘋果公司的人生低谷,甚至有人稱他是當時硅谷最大的loser(失敗者)!但真正的創業者都有一種不怕失敗的精神。
不少人知道周鴻祎前幾年做過手機,最近又要做手機叫奇酷。很多人以為是他“賭氣”,其實周鴻祎認為,這是創業者不怕失敗的基本素質使然,要敢于摔倒了再爬起來!要知道,喬布斯最后回到蘋果才把蘋果推倒了今天的輝煌。
作為創業者,或者作為一個最具創業精神的CEO,周鴻祎認為,今天我們需要形成一種新的價值觀,我們不要鄙視失敗,也不能嘲笑失敗!應該寬容這些失敗者,也能寬容自己。只有這樣,才能讓更多人鼓起勇氣去嘗試,去創業。
對青年的創業建議
周鴻祎并不建議年輕人一畢業就去創業,因為沒有實踐經驗的指導,創業失敗率很高。每個人對創業的理解不同,周鴻祎認為大學生要正視創業。他覺得如果把創業狹義的定義成自己開公司,自己當CEO、女朋友當CFO、上鋪的好兄弟當CTO、全宿舍都是CXO……那么大學生真的很不合適一畢業就創業。
如果心懷創業夢想,周鴻祎希望青年人要為創業去做一些準備,最直接有效的一個方法就加入創業公司學習經驗,即使這個公司倒閉了,也可以幫助創業者在以后創業的時候,避開很多這種險灘和暗礁。
當你具備了這些經驗,周鴻祎建議在創業的過程中,一定要創新,要考慮怎么同別人不一樣,如何突破原有的商業模式,創造特屬自己的東西。周鴻祎說今天凡是別人已經做成功的事,成功者比你更有實力,很難實現顛覆。只有和別人不一樣的,才有可能實現突破。
很多大學生在當前創業話題火熱的環境中,容易被影響,希望能夠通過創業一舉成名,成為下一個扎克伯格、下一個馬云(微博)。周鴻祎表示,在中國注冊一個公司很容易,但真的要把一個想法變成一個產品,把一個產品變成一個商品,把這個商品讓很多人去用,這對很多年輕人來說是個非常大的挑戰。
周鴻祎提醒創業者們:“可以預言的是,不管你有多大的激情,創業不會因為我們的激情高了,成功率就高了,創業永遠是一個九死一生的事情。一個成功的公司,榮耀的背后,一定躺了100家不成功的公司。
周鴻祎表示,即便是那些不成功的公司,他們的創始人也一定很勤奮、很聰明,也很刻苦。對于有創業心態的大學生、年輕人,周鴻祎表示:“如果你希望自己出來做事情,希望不為五斗米折腰,希望自己做出一個對自己對他人都價值的產品。那么,我覺得你現在就可以創業。”
但周鴻祎同時指出,即便是現在很多人熱捧的95后90后創業英雄,甚至包括他自己和很多行業大佬,這些人的成功,至少超過一半是偶然的運氣在起作用。只是說,這些人在恰當的時候,不小心做了一個正確的事情。但對絕大多數人來說,沒有絕對的積累,貿然出來做一家公司,我覺得風險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