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入世界衛生組織之前,在位于南非德班市的夸祖魯納塔爾大學婦幼保健中心當主任的奈杰爾·C·羅林斯,當眾講述了在西非加納一度讓他感到尷尬的事情。
“有一天,我和妻子去一個集市,過了一會兒我的兒子因為餓了放聲大哭。但是我們無法在人口很密集的地方直接母乳,于是我的兒子哭得更響了。”他要提出的問題是:在許多的公共場所包括機關、社區,有適宜母親哺乳的地方嗎?
商家制造的神話:配方奶強于母乳
全球母乳喂養率僅有37%的數據同時也證明,母乳喂養不是主流,現在更多人會去主動選擇嬰兒奶粉。有位堅持給兒子喂奶粉的年輕媽媽算過一筆賬:一桶合資奶粉350元左右,按每月平均四桶標準奶粉計算,她的孩子一年至少要消耗48桶奶粉,總支出在1.68萬元左右。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營養專家大衛·克拉克同時也是一名國際律師,自1995年以來,他已幫助了50多個國家制定法律,執行《國際母乳代用品銷售守則》,保護、促進和支持母乳哺育。他用制作的幻燈片告訴大家,目前母乳代用品行業,每年投入數十億元的廣告,甚至到醫院發放贈品來爭奪媽媽,還有家庭的資金。
目前母乳代用品行業體量巨大并不斷高速增長,從2014年到2019年,它的全球銷售額預計將從450億美元增長到710億美元,而增長速度最快的是中東非洲地區和亞太地區,預計分別達到7%和11%,中國無疑是其中最大最為活躍的市場。大衛·克拉克擔心,年輕媽媽們如果接觸這些試用品越多,包括純母乳喂養,還有繼續母乳的可能性就會越來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