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廈門日報報道連續空缺了三年的“求是杰出科技成就集體獎”,昨日頒給了廈門大學的原核表達類病毒顆粒疫苗研究團隊,因為他們找到了研制疫苗的更簡單、更便宜的方法。
廈大原核表達類病毒顆粒疫苗研究團隊領獎。(廈大供圖)
>>18人將分享100萬獎金
“2015求是獎頒獎典禮”在中科大舉行。“求是杰出科技成就集體獎”頒給了廈大的原核表達類病毒顆粒疫苗研究團隊,包括廈門大學、廈門萬泰滄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和北京萬泰生物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的18名科研人員將共同分享100萬元獎金?;饡檰?、93歲的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為廈大團隊頒獎。
廈大的這個獲獎團隊1995年由夏寧邵教授在廈門大學創建,經過20年的發展壯大。現已成為我國疫苗領域重要的創新團隊。他們獲獎的理由是:他們在世界上首次成功應用大腸桿菌原核表達系統研制出重組類病毒顆粒(VLP)疫苗,在真核表達系統之外開辟了疫苗研究的新途徑。
戊型肝炎疫苗。(本報資料圖)
>>新技術推動疫苗產業化
團隊成員之一、廈大教授張軍昨晚接受本報電話采訪時表示,過去疫苗研究使用的是真核表達方法,但是,原核表達方法更具有優勢,譬如說,這種方法研究出的疫苗在大規模產業化上,會更加容易,價格也更有優勢。原核表達研究有技術難題,廈大團隊就是因為攻克這些難題而獲獎。他們利用這項技術研發的全球第一個戊型肝炎疫苗,已經在2012年在廈門市實現產業化,研制的第一個國產宮頸癌疫苗正在進行三期臨床試驗。
資料
“求是獎”
“求是獎”是香港求是基金會1994年創立的華人科學技術獎項,創始人為實業家查濟民先生,秉持“雪中送炭”的宗旨,倡導“科學精神,人文情懷”的核心理念,22年來獎勵與發掘了一批杰出科技人才。
鏈接
這個團隊
有多牛?
夏寧邵帶領的團隊在2012年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個戊肝疫苗,并獲準生產,只要打三針,就可以預防戊肝。
2013年,夏寧邵團隊和美國一家研究中心合作的“結構生物學指導疫苗設計”,入選美國《科學》雜志評選的2013年全球十大科學突破。
2015年6月份,夏寧邵團隊和香港大學合作研制的診斷試劑,15分鐘可測出MERS病毒。
目前,夏寧邵團隊和廈門萬泰滄海公司聯合研制出的我國首個國產宮頸癌疫苗,目前正在進行第三期臨床試驗,也就是說,最早在2016年,最遲在2018年,我國首個國產宮頸癌疫苗將上市。
幕后故事
投資人夜探實驗室 訪得科研“潛力股”
這支團隊為什么那么“牛”?有一則流傳已久的“總裁深夜潛入校園”的故事,或許能做一些解釋。
夏寧邵帶領的團隊1998年開始研究戊肝疫苗,直到2012年獲批上市,前后用了14年時間,花費五億元,其中至少有上億元的科研經費來自于養生堂——養生堂從2000年就開始資助廈大開展戊肝疫苗研究。
不過,在2002年,夏寧邵當時還是講師,他是1995年從湖南一家醫院被引進到廈大,帶領的團隊平均年齡不到30歲,養生堂何以敢把“賭注”放在這樣一個名不見經傳的研究團隊上?
養生堂董事長鐘睒睒曾向本報介紹一段有趣的故事。當時,養生堂尋找生物醫藥項目進行風險投資,有人向他推薦廈大,鐘睒睒于是來到廈大。不過,他卻選擇在黑夜里物色他的風險投資對象,據傳鐘老板曾在夜里十二點“潛入”廈大校園,為的是看看哪個實驗室的燈光還亮著。
鐘睒睒對此不置可否,不過,他親口證實,他也特意在夜里十二點打電話到實驗室,如果話筒那邊背景嘈雜,亂哄哄的,他最高興,“因為顯示那邊在干活!”他聽到了電話那邊夏寧邵團隊在深夜里的動靜。
不過,當鐘睒睒帶領他的團隊到廈大論證后,除了他,其余的人都不同意把錢“砸”到這支看上去無比青澀的團隊。夏寧邵當時的一句話讓鐘睒睒下定投資決心,夏寧邵向他坦言:我們起步比別人晚,條件不如人,我們沒有別的辦法,只有比別人更辛苦。他們過去這么做,現在也這么做,這或許是這支神奇隊伍創造所有“神奇”的奧秘所在。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