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3月18日訊 上課刷臉打卡,你還敢逃課嗎?前日上午,泉州華光攝影藝術職業(yè)學院的李同學在朋友圈里直呼,自從他們老師配置了這部刷臉打卡神器,他再也逃不了課了。
不僅如此,教室還有個手機收納袋,是讓學生自覺放手機的,免得上課分心,電話滋擾。這種上課方式,從前天開始執(zhí)行,聽聽,學生和老師都是怎么說的。
李同學是華光學院視覺傳達系的,也是率先試行這種刷臉神器的班級。這部臉部識別打卡機就安裝在教師的講臺邊,旁邊是一個手機收納袋,一個格子對應著一名學生的名字,還有一格用來存放老師的手機。
刷臉打卡機和手機收納袋設置在講臺邊
同學介紹,上課前20分鐘到開課5分鐘后,是刷臉時間,只要站在機器前面,就會自動被錄入。上課五分鐘后,便停止打卡,遲到的學生,也將被自動記錄。而上交手機雖說不是強制的,但任課老師率先交出手機,同學們也不好意思不交。打卡機的信息讀取很方便,把U盤插上電腦再打開表格,每個同學的出勤情況一目了然。
刷臉點名打卡機里已錄入所有學生的臉部信息
前日上午是刷臉簽到的第一天,李同學說,大家出于理解的心態(tài),比較配合。
想出這招的是輔導員曾國陽老師。他說,去年在福州外語外貿大學看到這種打卡、交手機的做法,提高到課率的效果不錯,這學期便征得教務處同意,在自己帶的班上試行,如果效果好,也可能會在其他班級推廣。
曾國陽說,學生一般對實踐課興趣比較高,對一些理論課就提不起興趣,這種方式有利于減少遲到、早退甚至曠課的情況,也防止同學間代點名的現象。因為打卡機內已經將所有學生的臉部信息錄入,代喊“到”可以,代“刷臉”可就不行了。
“有兩三個愛逃課的學生意見較大,說像工廠員工上班。”曾老師認為言過其實了。他說,上課后五分鐘內是緩沖時間,也避免一些同學僅遲到一兩分鐘被記錄,上交手機也不是強制的,而且學生仍可以按規(guī)定請事假、病假。雖然現在考勤記錄不和期末成績掛鉤,但會按照學校的制度考核,甚至給予處分。
華光攝影學院的董事長吳其萃也支持曾老師的做法,“曾老師是留校任教的老師,年輕有想法,對華光學生也比較了解,這種做法的確能督促學生出勤,努力學習”。
曾國陽說,這只是提高到課率的嘗試,會根據情況再調整。而真正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是要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寓教于樂。他希望學生們能明白他的良苦用心,好好珍惜寶貴的學習時間。
□相關鏈接
和老師過招 你還太嫩了
高校里逃課,同學們可是各出奇招,變換不同聲線幫其他同學喊“到”,點完名悄悄溜號,甚至花錢雇人來代替上課。但高校教師為應對,也是奇招倍出。我們來盤點下各地高校的各種點名奇招。
頭像點名:湖南財政經濟學院的老師將全班同學的高清免冠照存進電腦,制成PPT。老師根據照片點名,比對相貌,防止其他同學冒名頂替。
指紋簽到: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和湖南人文科技學院的老師均自帶指紋刷卡機上課,學生課前課后均需指紋打卡。
藍牙感應:吉林大學珠海學院計算機系的老師,要求學生用學號命名手機藍牙,再利用自主研發(fā)的課堂教學服務系統(tǒng),可以在短短幾分鐘內精確、完整地了解學生課堂出勤情況。
微博簽到:湖南工業(yè)大學數字媒體專業(yè)的鐘云飛老師采用微博簽到的方式,學生需在上課時拍攝自己所在教室的畫面并@老師,老師提出的問題也要用微博來回答。
拍照對比:華中師大武漢傳媒學院教師孟祥斌上課鈴聲一響就給全班同學拍合影照,下課再拍一張,通過對比兩張照片,查看是否有同學遲到、早退。這種方式得到同學們的喜愛,認為留影的方式給同學之間留下了珍貴的回憶。(海都記者 喻蘭 田米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