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月調研 有意外發現
為此,提案組的成員們開展了為期三個月的調研。調研期間,他們發放了1000份紙質問卷,對家政服務員、家政公司、家政客戶、專家學者等對象進行了采訪。問卷顯示,在受訪的千余名用戶中,僅有15%的戶主選擇了對家政服務非常滿意,這證明目前的家政市場是不能令客戶們放心滿意的。
雖然家政公司的采訪進行得非常艱難,被拒絕、敷衍了無數次,但8位高中生還是靠一股韌勁完成了調研:“總之,就是把能查到的家政公司電話都打了個遍,再千方百計找家政公司的工作人員了解實際情況和問題。”
在進行了長期細致的調研工作后,同學們有了許多意外發現:
譬如,家政服務員的專業證書看著一個比一個高大上,發證單位卻各式各樣,有培訓機構發的,也有家政公司自己發的。“要領證也很容易,有的家政公司讓有從業經驗的家政服務員來隨便講幾句,新的家政服務員聽完就可以拿證書。”吳淵邊說邊流露出不可思議的表情。
又比如,同學們之前覺得家政服務員的月收入有五六千元,已經算這個行業的高薪了。“結果發現居然還有兩三萬的!比我爸媽高得多了。”一位提案組成員驚嘆道,“所以當時我們互相開玩笑,以后如果工作收入低,就改行做家政。”
玩笑歸玩笑,提案組成員們在家政服務員的高薪背后發現了另一個問題:高收入并不等于高專業水平,有相當數量的家政服務員并不能提供家政客戶期待的等值服務,也就是通常說的“性價比不高”。
此外,家政市場還存在家政服務員健康證件缺失、前科記錄的不透明等。
呼吁制定《家政服務員準入規范》
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同學們在提案中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議。概括地講,就是針對家政服務員準入規則不完善的現狀,提出全面落實健康證制度、設立精神健康準入標準、從嚴審批有違法記錄者進入等三大部分九個綱要的建議。
第一,建議進一步推進對家政服務員準入的立法,呼吁制定全國統一的《家政服務員準入規范》的法律文件。
第二,建議完善家政服務員準入標準,明確健康準入標準,重視身體和心理兩大健康,并從嚴審批有違法記錄者進入家政市場。
第三,建議完善落實崗前培訓制度,完善培訓單位認證并統一培訓結業證書,并對不同服務類型的家政服務員授予不同的培訓。
據了解,杭州二中學生學習之余,也非常關注社會問題,勇于撰寫提案表達自己的想法和建議。
早在2015年,杭二中學生樓藝參與的《關于完善網絡個人信息安全立法的提案》就曾提交至全國政協大會。2017年,杭二中同學參與的《關于急救設施和急救教育的推廣普及的提案》交由陳怡霓委員提交至全國政協大會,并于同年7月收到國家衛生計生委作出的關于此提案的答復函。算上今年的提案,這已經是杭二中學子第三次提案被推薦上兩會啦。(記者 沈蒙和 通訊員 邊玉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