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石家莊的多所大學里,手機袋已是課堂必備的物品,上課前交手機已成了同學們的習慣。石家莊鐵道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本學期采取了一個新辦法,上課前不僅要交手機,還要換取寫有自己名字的桌牌,擺在課桌上。有同學調侃,上課更像是在開會。這項措施實施了兩個多月,起初,有的同學有抵觸心理,還有的覺得害羞。漸漸地,同學們養成了習慣。學院領導表示,“手機換桌牌”只在大一、大二學生中實施,旨在幫助大家完成“從他律到自律”的轉變。
上課時,每名同學面前都擺放著桌牌。
每人面前一個桌牌,課堂更像會場
12月8日10時許,石家莊鐵道大學基礎教學樓,能容納100多名學生的103教室坐滿了人。這節課是微機原理及應用,來自機械工程學院大二3個班的學生正準備上課。
講臺右側的角落里,3個一米見方的手機袋平鋪在地上,每個小格子里都插著一個桌牌。同學們陸續走到這里,找到自己的名字,拿出桌牌,再把手機放進去。有人順便關掉了手機,有人則把充電寶也放在手機袋旁,趁機充電。其中一個手機袋,每個小格子上也貼著名字。很快,同學們都坐回了各自的座位。站在講臺上放眼望去,每位同學面前都擺著一個桌牌,而3個手機袋的小格子里,則放滿了手機。有同學笑說,上課更像是在開會。
在大學課堂上,手機袋早已不是新鮮事物。機械工程學院2013年就開始在課堂上使用手機袋了。但“手機換桌牌”,則是這個學院本學期開始施行的新措施。
這個創意的發起者是機械工程學院副院長楊筱柏。今年9月,楊筱柏的兒子升入初中,老師讓每名同學制作了一個寫有自己中文名、英文名的桌牌,擺放在課桌上,以方便師生和同學們之間盡快互相認識。這件事讓楊筱柏受到啟發,他聯想到大學里都是流動上課,很多都是合班課,而且經常跟不同的班一起上課,同學們之間大都不認識。而老師給一二百名同學上課也是常有的事兒,一學期下來,能記住的學生名字非常有限。
如果把桌牌帶到大學課堂,會怎么樣?楊筱柏把桌牌與手機袋結合起來,具體的實施方式是上課前用手機換桌牌。如果哪位同學的桌牌還在手機袋里,那他的手機肯定還沒上交。楊筱柏先在自己帶的3個班試行這一措施,兩周后,在全學院大一、大二共1000多名學生中推廣。每天,各班的學習委員都要拍攝“手機換桌牌”的實施情況,把照片發給楊筱柏,輔導員們還會不定期地抽查。
“叫醒你的不是桌牌,而是你的夢想”
剛開始,同學們的反應多種多樣。有人覺得管得太嚴了,像是回到了高中時代;有人認為桌牌只是幫助任課老師點名和提問,對學生沒什么用處,甚至還有人偷偷把桌牌藏起來。不少同學覺得上課時擺桌牌會給自己帶來壓力,覺得不好意思,甚至害羞。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同學們漸漸習慣了桌牌,也體會到了桌牌給自己帶來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