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浙江金華金東區實驗小學不再讓家長為孩子作業簽字引發熱議。老師為何要讓家長在孩子作業上簽字呢?家長在作業上簽字是否有必要呢?記者采訪廣州多所學校和多名家長了解到,讓家長在作業本上簽字是普遍做法。受訪老師均表示,家長簽了字,不代表老師就不用改作業了,簽名的目的是為了家長學校更好地溝通,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尤其是對于一、二年級的孩子來說,家長在作業上簽名有其必要性。
一位家長在補習班走廊上輔導孩子做作業。(資料圖)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喬軍偉 攝
廣州家長作業上簽字普遍 具體要求因老師而異
近日,浙江金華金東區實驗小學發出一份公約,取消規定家長為孩子家庭作業簽字的要求。金東區實驗小學校長方青表示:“我發現家長都有同樣的焦慮,要檢查作業、要糾錯、要批改,很多學生作業演變成了家長作業,無形中增加了家長的壓力,所以我覺得學校有必要科學引導,倡導家長不參與作業檢查,提倡學生獨立完成作業,由老師承擔起應擔的責任。”
此事一出,引起了廣泛熱議,不少廣州的家長也在朋友圈里轉發了這一新聞。據了解,在廣州的小學,讓家長在作業上簽字是較普遍的現象,但并非以學校的名義規定,而是不同老師、不同年級有不同的做法。有的老師要求批改作業后簽字,有的老師只要求檢查是否完成,還有的老師會要求家長寫評語。
記者在朋友圈先進行了一項小調查,受訪的67位家長中,其中約八成家長表示,老師并沒有要求家長批改,只是確認完成了作業就行。在“您認為家長簽名的作用有哪些?”這道多選題中,56.72%的家長認為是“督促孩子完成作業”,近九成家長認為“有利于了解孩子學習進度”、近六成家長認為“加強家校溝通”,13.43%的家長認為是減輕了老師負擔。有62.69%的家長表示,老師會讓孩子登記作業的同時,也發到家長群里,讓家長有個對照。
贊:簽名可以治“犯懶” 彈:簽名改作業壓力大
家有學霸妞的許女士表示,如果家長連給孩子檢查作業、簽個名這樣的責任都不愿意盡到,那孩子學不好就不要去抱怨學校了。家長葉女士笑稱自己屬于“懶家長”,老師如果不布置任務,不要求簽名,很容易就懈怠了。例如,老師要求孩子每天都要進行一定量的課外閱讀,如果沒有要求簽名,有時孩子作業一多,或孩子、家長一犯懶就放過去了,在“簽名”的壓力下,她每天督促孩子進行課外閱讀,持之以恒對孩子還是有好處的,因此她對簽名并不反感。
不過也有許多家長表示,給孩子作業簽個名可以接受,但如果每一科作業都要事無巨細地檢查、批改,確實很煩,基本上晚上都貢獻給孩子的作業了。“每天簽名就是我的作業,偶爾哪天忘記了,可是要被老師在群里點學號批評的。”家長徐女士說,班里每個同學都發了一本作業登記本,有家長專門簽字的地方,有時候忘記簽名,老師就會在簽名那一欄打問號。如果孩子作業沒完成或沒有交,老師會在家長群里公布學號,以示批評。“老師反復強調家長不能當甩手掌柜,作業一定要檢查簽名。口算作業要批改,不然也會被老師批評。我覺得自己都變回小學生了,總怕被批評,根本不敢掉以輕心。”徐女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