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協同聯動 打造一流師資團隊
這幾天,正是暑期最熱的時候,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物流專業的20多名教師卻放棄了暑假的休息時間,參加學院舉辦的航空物流師資培訓班。在德國漢莎航空咨詢顧問Kurt HansFischer的帶領下,老師們通過專題教學、案例分析、分組研討等形式,夯實航空物流專業基礎知識,把握市場人才需求方向,探索航空物流教學的創新模式。這其實是陜西工院教師每年暑期的“必修課”。
通過實施教師分層分類培養計劃,學院內外挖潛、擇優培養,在專職教師中培育教學名師,在兼職教師中培育技術大師,并以教學名師工作室、技能大師工作室為重點,不斷優化師資隊伍的結構和質量。在培育優秀教學團隊的同時,校企深度合作,著力打造跨學科、跨專業、跨區域的企業技術服務團隊、大學生技能大賽指導團隊和師生協同創新團隊,全面推行專業“雙帶頭人”、課程“雙骨干教師”、實踐“雙導師”機制,教師的業務能力不斷提高。
截至目前,學院擁有教授81人、二級教授2人、三級教授10人,培育國家教學團隊1個、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1人、國家教學名師1人、全國師德標兵1人、全國教書育人楷模1人、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個人2人、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2人、全國優秀教師3人、陜西省突出貢獻專家2人、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省級教學團隊9個、企業技術服務團隊12個、大學生技能大賽指導團隊10個、師生協同創新團隊6個,多人入圍教育部和陜西省高職教育專家庫,55人當選全國行指委、專指委、教指委委員和主任委員。
技藝相融并進 力促學生全面成才
在今年的第十屆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上,工院學子們成績驕人,不僅為陜西捧回了2017年國賽的首項一等獎,還成功蟬聯了文秘速錄賽項的第一名,并取得了一等獎2項、二等獎5項、三等獎9項的歷史最好成績,這是陜西工院通過實施內涵發展戰略,向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要質量的又一舉措。
學院緊緊圍繞現代裝備制造業對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瞄準學生未來職業生涯的成才目標開展人才培養,充分依托牽頭組建的職業教育集團和院內188個實驗實訓基地、技術訓練中心,構筑起“校內實驗實訓基地—校辦實習工廠—校外實訓基地”三級配套成龍的實踐教學體系和“基礎訓練—仿真鍛煉—實際操練”三層遞進的學生能力培養機制。
學院堅持“技術與藝術完美結合、智育與美育相融并進”的素質教育理念,大力推行“產業文化進教育,工業文化進校園,企業文化進課堂”。在教學區域設立“企業文化長廊”和“優秀校友風采走廊”;定期舉辦“企業家講壇”、“校友大講堂”;專設藝術教育中心,成立大學生藝術團,定期舉辦大學生藝術節、社團文化節等活動。每年邀請高水平藝術院團來校演出,用高雅藝術感染和鼓舞學生;積極參加大學生藝術展演活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同時,學院大力營造技能競賽氛圍,積極組織學生參與各級各類技能競賽與科技創新;設立80萬元學生創新基金,實施大學生創新創業工程,以全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為載體,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教學過程,先后涌現出機械創新小組、智能微電網工作室、“C+創能空間”等一大批“雙創”項目。近年來,學生在國家級、省級技能競賽中累計獲獎879項,學院榮獲全國校園文化建設成果二等獎、全國機械職業教育素質教育教學成果獎3項,連續五年獲得陜西省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成果獎,并作為陜西首家高職院校被授予“全國文明單位”。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