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小學報名還有不到兩個月,“幼小銜接”成為了許多幼兒園大班家長之間最熱門的話題。近年來,隨著民辦小學報名的火熱,“幼升小”的緊張程度甚至不亞于 “小升初”。不少家長不惜花費重金,將孩子送到幼小銜接機構,一年花費高達數萬元。一些準備讓孩子升讀公辦小學的家長,盡管不愁入學,卻在一個又一個家長 群的“洗腦”中,擔心孩子跟不上。對此,資深小學老師認為,幼小銜接更重要的是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而不是“搶跑”。“搶跑”的孩子一開始鶴立雞群,但到 后面階段的學習,優勢并不明顯。
幼升小(圖片來源于網絡)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劉曉星
譚女士的兒子今年9月升入小學,家住番禺的他們,目標是附近一所熱門的民辦小學。去年底,他們報讀了學校旁邊的一個幼小銜接班。“好夸張的,進幼小銜接 班還要面試。”譚女士說,當時大約有500人,最后只收了一個班42人。報名面試從早上8:30到傍晚5:30,持續了整整一天。面試的內容,據譚女士向 兒子詢問,大致是做了十以內的算術、認了幾個字以及父母的電話、110是什么電話等常識性問題。“我們很幸運,面試結束后老師就說錄取了。聽說去年有家長 因為孩子沒被錄取,托關系想盡了辦法才把孩子塞進去。”她說。
據悉,該機構之所以火爆,是因為往年通過這個幼小銜接班進入該小學的學生比例相當高。2016年,在此班就讀的學生里,約有九成學生順利升入了該熱門民辦小學。
從1月到4月底,每個周末上一次課,總共上了十多個半天班,收費便高達一萬元。但譚女士表示這不算貴的。“聽說海珠區某民辦小學附近有幼小銜接機構一年收費六萬元,家長還跟搶一樣,不過那個機構保證經過一年的訓練一定通過中大附小的面談,不通過不收錢。”譚女士說。
那么,幼小銜接班都上些什么課呢?譚女士介紹,最有用的是一些面談技巧,例如看圖說話、觀察能力、記憶力、邏輯思維能力的訓練等。教授技巧大約用了五個 半天的時間,很實用,而且家長教不來。其他的就是教寫字、教認字、20以內加減法的快速訓練,以及小學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的培養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