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們是浙大的美女學霸,平日或許常會在圖書館、實驗室這些地方出現;不過昨天,她們卻出現在足球場上,和男生一樣有模有樣地盤帶、卡位、拼搶、射門……
在歐美國家,女生踢球已經成為了一種時尚;日本女足的崛起,也離不開校園里那些在球場上奔跑的女生支撐。不過在中國教育體制背景下,過去踢球的女生很少。如今情況已經改變,比如在浙大這樣的高等學府中,女生踢球不再是不可思議。
綠茵場上的浙大女孩。
這是浙大第一次校內女足比賽
參賽隊員來自浙大各個專業
昨日午后,陽光和煦。浙大玉泉校區的五人制足球場,一場比賽剛剛結束,“阿楠后援團”隊的姑娘們滿頭大汗地從球場上走下來。
“你們為什么喜歡踢足球?”記者問她們。
“開心啊!”她們大聲回答,互相對視一眼,一個個爽朗大笑,毫不扭捏,就像一群“女漢子”,一點也不像印象中浙大校園里的美女學霸。
“阿楠后援團”是參加此次浙江大學五人制女足挑戰賽的5支女足隊伍之一。本次女足挑戰賽由浙大足協組織,所有的5支隊伍全都是浙大的女生們自由組隊,自發報名。這也是浙大歷史上第一次自發組織的校園內的女足比賽。
比賽采取單循環賽制。在一個下午時間里,每支隊伍都要和其他4支隊伍踢上一場。每場20分鐘。對于女生來說,比賽的強度其實相當大。
“阿楠后援團”共有8個人,來自浙大的公共事業管理、工程力學、農學等多個專業。
“阿楠”是指其中一個隊員廖瑜楠,她的后援團其實都是她的球友,除了足球,她們還愛打籃球。
“我們就是來玩的。”廖瑜楠說,雖然她們有時踢球的技術還比較粗糙,但熱情不會比男生們少,也會大喊大叫,會開心大笑。
和“阿楠后援團”一樣,“紅細胞的朋友”的12名隊員們也來自浙大的不同專業。
不過她們許多人此前互不相識,聽說浙大足協組織此次女足比賽后,大家紛紛單獨報名,“因為身邊會踢球、敢踢球的女孩子實在湊不齊一支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