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游泳,即便考上了清華,也可能拿不到畢業證。
清華大學2017年全校教職工大會舉行,會上傳出消息,從2017級本科新生開始,游泳將與畢業綁定。新生入學后將進行游泳測試,不會游泳的學生必修游泳課,通過者才能獲得畢業證。
游泳竟是90多年前老校規
會游泳才能畢業,竟是清華的老校規。
清華大學體育部主任劉波介紹,早在90多年前,清華大學就提出不會游泳不能畢業、不能留洋。此后,由于學生規模擴大、場館有限等因素而中止。
清華的知名校友中有不少就差點栽在游泳上。
著名作家梁實秋自1915年起入讀清華大學,他在游泳上栽過跟頭。畢業前的體測中,他的游泳沒過關,補考時,拼盡全力游完全程,才得到馬約翰的肯定:“好啦,算你及格了。”
中科院資深院士柯召自言不愛運動,更不會游泳,如果按照清華當時“游泳不及格不能畢業”的限定,他幾乎必敗。幸運的是,他轉學到清華時已是三年級,不必再修體育。
清華中也有不少“游泳健將”。
原校長顧秉林經常參加游泳等健身活動,即使退休后,也經常來游泳館游上幾圈。原黨委書記陳希也很喜歡游泳。
新生入學先測游泳
“游泳”新規主要針對本科生。這是清華新百年來首次明確將游泳與畢業“掛鉤”。清華校長邱勇表示,學校將對每一位新生提出學會游泳的要求。從2017級開始,清華學生必須通過入學后的游泳測試,或參加游泳課的學習并達到要求,否則不能獲得畢業證書(特殊情況除外)。
為何要把游泳與畢業綁定?
劉波解釋,因為游泳是必備的生存技能,從長遠來看對學生有利。而且游泳的鍛煉效果比較好,有助于提升耐力,且在水中運動,引起關節肌肉的損傷比較小。
目前清華主要游泳場地包括室內的陳明游泳館和室外的西湖游泳池,前者一年四季開放,后者只在夏天開放。目前,清華的游泳課在大二、大三和大四階段均開有游泳項目,供學生選擇,變為必修課之后,場地顯得有些緊張。清華體育部表示,并不是所有學生都必須上游泳課。新生入校后會開展游泳測試,初步計劃軍訓期間測試。用蛙泳、蝶泳、自由泳、仰泳四種標準泳姿中的任意一種游完50米就算通過,未通過者必須選修游泳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