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待遇上說,每年增加500元的鄉鎮工作補貼、1200元的交通補貼和4000元的班主任津貼;從條件上說,學校建了教師活動中心,每位教師都住進了周轉房,縣上這套‘組合拳’,真是讓農村教師拍手叫好。”近日,記者來到距離甘肅省金塔縣縣城80多公里的鼎新小學時,該校校長鄧世平向記者算起農村教師的幸福賬。
金塔縣地處河西走廊北段,是個農村教育占大頭的農業縣。近年來,金塔縣不斷加大教育投入,特別是把補長農村教育這塊短板作為實現城鄉教育深度均衡發展的突破口,開出“優惠菜單”,全面落實鄉村教師待遇各項政策,大力改善教師工作生活條件,不斷為農村中小學教師幸福指數“加碼”。
縣教育局局長劉中英介紹,在落實300—500元鄉鎮工作補貼的基礎上,從2016年起,縣財政每年列專款,按路途遠近向農村教師每人發放500元—1200元的交通補助;每年按10個月分農村寄宿制學校、城區寄宿制學校、城區非寄宿制學校差別化發放400元/月—200元/月的班主任津貼。同時,為所有農村學校建成周轉房、活動中心和心理健康室,每年還對鄉村教師進行一次體檢,及時為全體教職工足額繳納住房公積金和社會保險。
近年來,金塔縣依托教師繼續教育培訓中心,多層次強化薄弱學科教師、骨干教師和青年教師培訓。僅2016年,就選派各學科教師外出培訓680余人次,組織所有農村中小學校長參加了“甘肅省萬名農村中小學校長能力提升計劃遠程培訓”項目,校長、教師各級培訓達到了全覆蓋。
該縣還把全縣中小學、幼兒園劃分為6大教育聯盟,建立了名師“1+x”培訓機制和“互聯網+鄉村教育”平臺,并成立了32個名師工作室,大力開展名師送教下鄉、師徒結對等形式多樣的教研活動,助力教師的專業成長。(記者 沖碑忠 尹曉軍 通訊員 王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