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不便困擾大學城10萬師生
陳潔反映的湖北中醫藥大學部分學生往返市區困難的問題,其實涉及到所在黃家湖大學城多所大學眾多師生。
據楚天都市報2015年底的一篇報道,武漢市洪山區委書記黎東輝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未來五年,洪山區將以大學為核心、城市為依托、產業為主導,實施大學校區、科技園區、等“五區聯動”,重點打造沿長江大道大學之城核心區、泛南湖大學之城示范區和環黃家湖大學之城拓展區,基本建成國內一流的“大學之城”。
其中黃家湖大學城早就形成規模,包括武漢科技大學、湖北中醫藥大學等在此設有新校區,還有武漢長江工商學院、武漢交通職業學院等高校,師生人數超過10萬人。但其位于武漢南大門,往返市區的交通很不便利。
2016年7月,人民網就曾報道《武漢黃家湖大學生學生十萬人出行困難》:黃家湖大學城位于武漢南大門,白沙洲大道常年擁堵,大貨車多而車道少,從三環線青菱立交橋到紅霞高架橋,短短4公里路段常常出現‘腸梗塞’,高峰期要走出去得花上半個多小時。
2016年武漢“兩會”上,就有人大代表呼吁,建議軌道交通5號線能早日通到黃家湖大學城。軌道交通5號線自青山起,經和平大道、穿城大道、紫陽東路、中山路、武咸公路至黃家湖大學城止。
而據上述報道稱,武漢市國土資源和規劃局給人大代表的回復稱,5號線近期建設武漢火車站至青菱南三環站,理論上黃家湖延長線如果能納入第四期規劃,最早也要等到2021年之后。
學校:一時半會解決不了
軌道5號線難以解決黃家湖大學城師生迫在眼前的交通難題,類似陳潔等湖北中醫藥大學學生的困擾只好呈情學校。
針對陳潔提出的問題,1月5日,澎湃新聞致電湖北中醫藥大學教務處教務科,該科一位老師表示:“確實存在這樣的問題,我們已經在教學辦公會上作了解釋,也和學生代表一一解釋了,這個問題包含了校舍還有師資問題,不是一時半會可以解決的。”
該老師稱,由于老校區校舍不足,導致學生無法按照計劃搬到老校區,而教師除了在校授課外,大多在醫院擔任坐診、手術等工作,無法搬到新校區,“老師們又要上課,還要坐診上班,學生要來回跑,如果搬到新校區,老師也是要來回跑啊。”
對于該問題應如何解決,她表示學校目前正在統籌研究解決辦法,“這是全校一盤棋的問題,學校長遠發展的問題,不是哪一個部門能解決的,學?,F在也在重視這個問題,幾個部門一起協調解決中。”
至于問題何時能解決,該老師回應稱:“沒有具體時間。”
1月6日,陳潔說,針骨學院于6日中午召開了院系大會,“會上說下學期會把實習期過后的同學安排回來新校區,盡可能將針骨學院整體搬過去,但如果無法搬過去,讓我們克服困難。”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