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轉眼又到學期末,在許多小朋友在為期末考試發愁時,成都市芳草小學南區的一二年級學生得到“大解放”——所有學科沒有試卷考試!代替一張卷子的,是該校在12月27日上午舉行的學業綜合素質評價,學校把此次評價稱作“七彩樂考,快樂游園”。
怎么考?
游園式闖關 游戲中測評
五顏六色的積木、散落在桌上的撲克牌、印有花鳥魚蟲的卡片……很難想象,這是小學一二年級 學生的期末考試現場。芳草小學南區執行校長鐘玉文向記者介紹,“樂考”在學校的大廳及一樓各個教室分科目、分考察內容進行,以游戲闖關的形式為主。例如讓 學生兩兩一組PK,在規定時間內用積木拼湊最多數量的正方體;在規定時間內用不同數字的撲克牌加減得出某個數字;用英語說出卡片上印的是什么動植物等等。 老師根據學生的完成情況,在一張印有七彩花瓣的“成績單”上,用花瓣貼紙在優秀、良好、合格處標注。
測評現場,孩子們拿著“成績單”有說有笑,老師在夸獎中啟發孩子“多表達一些”,許多孩子 剛開始很緊張,說著說著卻咧開嘴笑起來。“不再是孩子們集體做卷子,而是老師和學生一對一對話,不僅考察知識,還考察學生臨場應變能力,評價更全面。”該 校英語老師彭敏介紹,此次測評采取一二年級老師交叉測評的方式進行,“在對孩子完全不熟悉的情況下,能做出更客觀的判斷。”而不同學科、不同等級的評價也 有明確標準。記者在“成績單”上看到,僅英語一科,能認讀或書寫5個字母、大聲讀出老師所指的三個單詞并發音準確、儀態自信大方的孩子可得到優秀;發音比 較準確、比較自信為良好;5個字母出現3-4處錯誤,發音不夠準確,緊張,不能跟老師對話的為合格。
考什么?
在實際應用中判斷知識掌握程度
記者在測評現場了解到,樂考不僅涉及語文、數學的考察,英語、美術、音樂也被列入“游戲”范圍。而體育由于此前已經做了達標檢測,故不再重復測試。
該校數學老師杜琳告訴記者,這些看似游戲的考試方式,其實蘊含著學生必須掌握的知識點。 “用積木拼湊正方體,考察的其實是學生的空間與想象能力;撲克牌加減法考察運算能力。”此外,二年級的數學科目的考察中還有一項——操作與實踐。“我們要 求學生給學校圓柱形的消防栓做花邊。這個階段的孩子并沒有學過周長,所以這對他們是項考驗。不僅如此,我們為孩子準備的是一把‘壞尺子’,這把尺子不是以 0為起點。最終,我們以孩子的花邊誤差來評定等級。”杜琳認為,如果學生能在實際生活中運用數學知識,就證明學生真正掌握了所考察的知識點。
而在語文“攤位”上,除了常規的“識字與書寫”、“朗讀與背誦”環節,每個孩子手上還有一 張“課外閱讀書單”,上面有學生事先寫好的本學期“最愛背的國學、古詩、兒歌”“最喜歡看的書”“最想分享的故事”。“我會以抽查的方式考察孩子的背誦情 況。針對孩子喜歡的書,我會挑選書中人物引導學生評價,或是請他們分享最喜歡的段落。”語文老師楊琦介紹,學生的表現參差不齊,有的甚至能對比書中人物性 格并評論,有的承認自己的書單并不真實,有的緊張到吞吞吐吐。“雖然也是期末測評,但考察的是學生整學期的語文積累過程,這是臨時突擊無法做到的。”
為什么這樣考?
培養學習興趣 讓孩子把學科當做禮物來接受
“孩子一說考試就腦殼痛,其實就是對學習缺乏興趣。”該校校長黃潤清認為,在低年級過于強 調“落實到筆頭”“過手知識點”,學生就會愈發厭學,形成惡性循環。而樂考游園闖關式的考試方式,讓孩子不再反感考試,甚至視其為游戲。而在此過程中,學 生對知識和技能的掌握、老師對學生學習過程與學習方法考察都能實現,可謂一舉多得。
隨著《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出臺,鐘玉文認為,對學生的培養應當看得更長遠,分數也不再是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顯得尤為重要,“改變評價方式,讓每個孩子把每一門功課當做一份禮物來接受,讓每個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
家長怎么看?
家長團當志愿者 為“應用型”考試點贊
家長志愿者充當起樂考的“引導員”,每個家長負責組織一批孩子有序到各個場地測評。提到這場別開生面的期末考,二年級4班的陳女士大開眼界,“算是釋放出孩子的天性。”她告訴記者,學以致用是她希望看到的,也很期待在對比其他孩子的表現后,總結自己的教育方法。
一年級5班家長胡麗峰則認為,語文的測評方式會促使她花更多時間在親子閱讀上,“評價人物、復述書中段落,甚至講故事,已經從閱讀過渡到理解了。學校要求孩子每天閱讀一小時,如果家長在閱讀上不加以引導,娃娃達到這個閱讀效果是有困難的。”
三問樂考
1。為何只在一二年級實施樂考?
鐘校長:三年級下學期期末,國家有素質專項檢測。而從四年級開始,高新區在期末會實行區內統一調研考試,因此樂考只在一二年級實施。
2。樂考的形式,對知識點的考察全面嗎?
鐘校長:低年級階段培養重點應該放在興趣上,讓孩子們對知識在生活中產生需要。我們引導學生鞏固知識點也會采取多種方式,例如把試卷檢測放到平時作為課后練習完成,但不作為唯一的評價標準;數學會引導學生總結錯題集并改錯等。
3。成績評定中為何沒有不及格一項?
鐘校長:學校淡化分數,旨在避免家長“吹毛求疵”要求學生“雙百分”,也避免學生因不及格失去學習信心。因為這樣學生才有持續探究的欲望,最終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