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坐在小學教室里跟著一幫孩子一起上課,外婆也有種不一樣的感覺。“我有時候也認真聽課呢。我文化水平不高,但三年級的知識還是能聽懂的,我也跟著孩子們一起重溫童年時光。”
在外婆的陪同下,小青的情況得到很大改善。時間久了,小青開始主動要求外婆回家去,自己在校上課。上周五上完一節課,小青就要求外婆回家,表示自己可以獨立上學。之后,小青也沒再出現頭疼的情況。同學們發現小青外婆沒來,都覺得很驚訝。
各方說法
老師:
創造一切機會去幫她
看到女兒的改變,小青的父母感激地表示,這段時間多虧老師們給予極大的幫助。小青的外婆也說:“小青在學校的時候,班主任和任課老師都時不時來詢問她有沒有什么不懂,也會開導她跟不上進度不要緊,之后可以再補上,慢慢來。”
小 青的副班主任趙巍告訴現代快報記者,“小青很內向,因為耽誤了功課害怕老師同學們會笑話她,所以才會害怕上學。我們幾個老師都很關心她,雖然對于老師而言 她只是幾百個孩子中的一個,但對于她的父母來說,卻是家里唯一的寶貝,肯定希望她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于是,幾位老師向校長申請小青可以帶著外婆來陪 讀,這得到了校長的贊同,“校長當時就答應了。小青非常上進,學校也希望給她創造一切機會,能幫到她就最好了。”
專家:
外婆給了孩子安全感
明基醫院心理科專家王晶晶告訴現代快報記者,孩子受到頭部撞擊后帶來驚恐感,會一時對其他事物沒有把握感。成人遇到突然而至的大事也會出現工作積極性的退化,更何況孩子。
孩 子這種不由地情緒退化,在這里就表現為拒絕上學,害怕落后。學校的做法還是挺人性化的,外婆作為最親近的家人,能給孩子帶來安全感,讓孩子有種親近感、依 靠感,讓她從恐懼、低落,過渡到適應、恢復的階段。孩子最后是主動提出單獨上課,不需要家人陪同,從這一點看出,孩子從陰影里走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