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開除的不是學生,而是家長
12月26日,李利國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說,10月20日,他和妻子叢欣竹在培德書院接上小學四年級的女兒Julie(化名)放學時,Julie向他們訴說在學校踢球時被球踢到額頭和鼻梁之間,“感覺眼前一黑”。
“明明是英語課怎么變成體育課了?”擔心女兒在校期間安全的叢欣竹向校長錢志龍及其他任課老師發微信了解情況,但平時微信回復很及時的他們并沒有及時回復。
“我們的孩子被打到了,為什么連聲道歉都沒有?”李利國感到非常不滿。
“我的女兒在學校里面出現安全問題,為什么家長連了解情況的權利都沒有?”叢欣竹隨后在女兒所在班級的群里也發表了不滿。
李利國說,后來錢志龍在群里回復:“明天下午3點,我恭候二位大駕。”
10月21日下午3點,李利國和妻子如約去見了錢志龍,質疑學校是否可以保證學生在校期間的安全。李利國稱,錢志龍不承認校方有任何錯誤,并且單方面當場宣布“從明天起,Julie(原話用的真名)不再是培德的學生了”。
錢志龍12月28日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否認了這一說法,但他糾正說,原話是“我們的家校共建關系宣告破裂”。
“根本不是因為孩子的原因我們請他們離開,孩子是一個特別品學兼優的孩子,我們非常心疼。”錢志龍說,Julie的家長曾經提出過一系列讓他覺得無法滿足的要求,包括對學校辦學理念的要求、開除他們不滿意的教師,他曾經對李利國、叢欣竹說:“這是一所民辦的學校,我們是一種契約關系,我們是一種相互尊重,至少是相互認可的關系。”
錢志龍稱自己看到了李利國在社交網絡上對培德書院的指控,“如果他已經把學校說成這個樣子了,那么讓他們離開不是更好嗎?”
錢志龍說,他當時覺得這個家庭不再適合在培德書院就讀,“是我提出的,這個沒有錯”,“作為校長,我要照顧全校100多個孩子在一個健康安全的環境下生存,所以其實我并沒有開除孩子,我開除的是這對父母。”
他同時向澎湃新聞解釋,10月20日,四年級的學生是在室內體育場內進行光腳踢皮球活動,并不是英語課,而是一門用英文教授的世界公民課。他承認Julie曾經被球砸到頭部,但是隨后老師有帶Julie去醫務室,“既沒有流血,也沒有淤青,就是被球砸了一下。”
錢志龍稱自己也曾經向家長道歉,甚至收回成命,歡迎Julie回來,“只要家長認可我們的辦學理念。但是家長拒絕了我們的邀請。”
區教委:培德書院無辦小學的資質
據李利國介紹,培德書院是一所規模比較小的國際學校,小學部分一共有四個年級,每個年級都只有一個班級,每個班級大概有十五六名學生。
叢欣竹說,培德書院沒有在北京市教委注冊并被正式批準辦學,對于這一情況,校方在Julie今年3月轉入該學校之前,并未告知。“我們是已經上學了以后才發現沒有學籍的。”她說交學費的時候,校方都沒有告知他們,培德書院并沒有辦小學的資質。“如果我們當時知道這個情況肯定會考慮是否決定繼續上下去的。”
培德書院官網上宣稱,該書院坐落在北京順義區羅馬湖畔,是一所現代書院式國際雙語學校,“接受學生年齡范圍:2-12歲。年級包含:幼兒園幼幼班、小班、中班、大班,書院學程教育計劃(小學階段私塾制)”,一年的學費是126000元。
12月28日,北京市順義區教委民辦科陳姓工作人員對澎湃新聞證實,培德書院并無辦小學的資質:“培德書院?我們批的是培德書院幼兒園,他們并沒有向我們提出過辦小學的申請。”
“學校是應家長的需求出現的。每一個入學的孩子,我都告訴家長我們是一所沒有學籍、沒有教委正式認可的全日制的培訓機構。”錢志龍對澎湃新聞說,包括他在幫Julie辦轉學的時候,就告知了她的父母“學校沒有學籍”。
他說,因為Julie以前所在的公立學校“不看到她去哪兒是不會放她走的,所以當時我們出具了一個對話的記錄,告訴他們我們是怎樣的一所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