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組織我們在校內實習,但日常的工作卻是冒充環境保護志愿者,通過撥打陌生人電話獲取一些私人信息,怎么感覺有些像詐騙。”近日,河南林業職業學院經濟貿易系多名學生向大河報記者報料,他們自今年9月份被要求到校內一實訓基地實習,但實習的日常工作讓學生們有些不安。接到報料后,大河報記者進行了走訪調查。
【報料】學校實習,讓以“問卷調查”形式獲取他人信息
12月19日,河南林業職業學院經濟貿易系小光、小明(化名)等多名在校大學生向大河報記者反映,今年9月份,該校經貿系的老師要求他們必須到校內圖書館五樓的“呼叫中心”實訓基地實習,“如果不去或實習期間有違紀情況會掛科,修不夠學分就無法拿到畢業證”。
但讓學生們不解的是,他們到崗后,實習內容卻是利用網絡電話撥號軟件,撥打全省各地的手機號碼,假借環境保護志愿者的身份,以“問卷調查”的形式詢問機主的個人信息,包括姓名、年齡、出生年月、家庭住址等。
“培訓期間老師向我們介紹工作內容時,我們就已經有所懷疑。”小光說,培訓老師講授最多的是如何利用相關的“話術”獲取陌生手機機主的姓名、家庭住址等信息。正式上崗后,學生們將培訓老師傳授的“話術”用到了工作中。
“學校老師規定我們每天必須完成一定的工作任務,每天至少搜集到10名機主的完整信息。”學生們說,他們每天必須撥打上百個陌生機主電話,甚至更多個電話,才能搜集到10個左右的完整個人信息,如果完不成任務,第二天加班也必須完成,否則學期結束結算時,誰的任務未完成,就會被要求下學期繼續在實訓基地實習,或者掛科拿不到畢業證。
據報料學生說,學校曾承諾過會按照任務完成量計酬,但從9月份至今,許多學生未能獲得報酬,11月份僅有6名學生拿到過報酬,獲得報酬最多的一名學生,一個月也僅拿到了144元。
學生給記者發來一份實訓基地墻壁上張貼的《呼叫中心實習管理制度》,內容對學生考勤、服務質量等都做出具體規定。
規定要求:一般投訴每例罰款50元扣100學分;特殊投訴罰款100元扣100學分,并承擔客戶的20%費用;質檢出現詐單、騙單罰款100元,扣100學分;辱罵客戶罰款1000元并辭退,本門功課永不及格。
【講述】數十名學生,一學期可獲數萬條個人信息
小明告訴大河報記者,如今在實訓基地實習的學生有60余人,每天8小時工作制,上午8點至12點,下午1點半至5點半。一個學期工作100余天,每天每個人獲取10條機主的個人完整信息,那么,數十名學生一學期能夠獲取到數萬條陌生人的個人信息。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