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就是新年了,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的4名大學生給家人準備了一份特殊的新年禮物:他們利用課余時間打了近一個月的工,用賺來的錢把家人從外地接到了學校。24日、25日兩天,他們陪著家人逛校園包餃子,還特地給家人錄制了自己平時校園生活的視頻以及心里話。父母們被孩子的貼心舉動感動得現場落淚,都說孩子們長大了,成熟了,懂事了。
A
孩子們錄制的校園視頻
讓父母現場淚奔
“我是李茜,在擔任班級團支書和輔導員助理期間,我每天都會做好工作計劃,具體到每個時間段,我還會把文件夾分類好,從而及時地完成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我每天都會來到快遞店,把快遞掃碼上架,這是鍛煉,也是一種責任。”在給爸爸媽媽的視頻里,傳出李茜的聲音。
今年大二的李茜來自徐州沛縣,是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訊飛153班的學生,這次活動她邀請了爸爸媽媽來到學校。李茜對記者說:“我家在一個小鄉村,父母都是最地道的農民,還有一個弟弟,在父母眼里,學習就一定會有出路,所以他們辛苦地打工供養我上學,我也想減輕父母的負擔,所以從大一開始,我就打工賺自己的生活費,不再問家里要錢。”
24日下午3點半,在學校教室里看到女兒錄制的視頻時,李茜的爸爸媽媽眼角就開始滑落出淚水,李茜的眼眶也濕潤了。李茜的爸爸說,這是他第一次來到女兒的學校,看到女兒在學校生活的各種場景,有這么懂事的女兒,他感到十分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