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二
網貸的整形沒做貸款卻得還
講述|免費貸款整容的“餡餅”不好吃
20歲的許玫則稱,好友告訴她在鄭州一家醫院可以免費整形,只需她提供一張未存錢的空銀行卡和身份證就行。“11月初,我倆約好去中原區一家整形醫院,醫院里的醫生說我要做眼部四項開大、隆鼻之類的手術,總之面部很多地方都要做。但想要免費做,就要走個過程。”許玫稱,院方告訴她說網貸需要她提供身份證,也只是走個“過場”,等貸款下來后2到3天,醫院就會搞定網貸方面的問題,不需要她還款,也不影響她的征信記錄。“我信以為真,網貸了3次,共8.3萬余元。”
許玫表示,網貸是醫院工作人員用自己手機操作的。“只告訴我說一會兒就會有確認電話打過來,我只需按他們寫的念就可以了。”許玫稱,網貸確認的手術是四項開大、鼻子等項目,但這些項目她其實沒做,只打了玻尿酸和瘦針。“后來我才發現自己被騙了,網貸不還的話要負法律責任!”許玫說。
大河報記者注意到,許玫的經歷并非個例,早前就已有外地媒體對以整形整容為名的“套貸”灰色產業鏈進行了曝光。因醫療美容分期屬于定向貸款,貸款會直接以手術費的名義放給整形機構。而一旦貸款機構將貸款打入醫療美容機構賬戶,整形者則將承擔高昂的還貸壓力。
一些整形分期貸款項目備受大學生群體追捧。還有些金融平臺將目光聚焦在大學生身上,整形消費分期業務申請易、審批快、流程簡,吸引了不少求美的學生。“我們沒有經濟來源,貸款最終很可能就變成了家庭債務。”許玫說。
提醒|貸款整形需慎之又慎
“現在很多民營整形機構都在自家網上或店內放置 先整形后付款 的宣傳牌,據我觀察,整形分期大多都是大學生在用。”鄭州市一家三甲公立醫院的整形美容科負責人介紹稱,他認為貸款整形這種“先消費、后支付”的消費觀點,與信用卡“卡奴”的消費方式并無本質區別,他個人并不十分認可。
這位負責人稱,整形美容項目原本具有價高、高危的醫療屬性,卻被“分期付款”“0首付、0利息、0服務費”裝扮得似乎人人皆可享用。“我認識一個大二的女生,貸款整形后每月定期要還近6000元,但這姑娘沒有經濟來源,也不敢將貸款整容的事告訴家人,只能開信用卡 養債 或借錢 養債 。這種拆東墻補西墻的方式,生生把一個原本活潑開朗的姑娘給折騰出了抑郁癥。你想,她還會有學習的心情嗎?”
河南省商業經濟學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宋向清在受訪時表示:“我個人并不贊成大學生貸款整形,貸款整容不僅會造成自己生活品質的下降,也要承受還貸壓力,甚至可能出現經濟、醫療或法律糾紛。那么,外表再美,也抵消不了此時心里的黯淡。所以,奉勸有意貸款整形的大學生們,在做決定前一定要慎之又慎。”(作者:張瞧 趙龍翱)
(原標題:網貸整形遭遇騙局 大學生被不良整形機構“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