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高中畢業(yè)的南京姑娘小菲(化名)遇到一件糟心事。本來想趁著年底找工作,沒想到被招工企業(yè)忽悠,稀里糊涂地背上一筆兩萬多元的貸款。
11 月1日,南京市公安局秦淮分局接到報警,一家培訓機構內發(fā)生糾紛。報警人王女士反映,自己的女兒小菲今年高中畢業(yè),一直在四處求職。前幾天,小菲不僅沒有 再提找工作的事,還時不時找她要錢。經(jīng)過幾次詢問,小菲才吞吞吐吐地說出要錢的原因。原來,小菲居然背上了一筆2.38萬元的助學貸款,而原因就是這家培 訓機構造成的。
原來,不久前小菲根據(jù)網(wǎng)上的招聘信息,來到這家培訓機構求職。面試官同意小菲入職,但要先參加公司組織的專業(yè)培訓,并交納學 費。兩萬多的培訓費不是小數(shù)目,可小菲不愿放棄這份心儀的工作,于是答應籌錢。這時,培訓機構表示,公司和貸款機構有合作,可以幫小菲申請助學貸款。小菲 可以先在公司進行培訓,學費由貸款機構直接給公司,小菲每月分期還錢給借貸方。小菲十分心動,當即按照對方要求,辦理了這筆貸款。“我不好意思再用家里的 錢,但暫時沒工作怕還不上,只好編借口找爸媽要,偷偷攢起來。”小菲告訴民警,公司承諾入職后薪水豐厚,到時候幾個月就能把貸款還完。
不過,民警告訴現(xiàn)代快報記者,該培訓機構對于培訓期限、何時入職、具體薪資待遇等,并沒有答復小菲。最后,在民警的協(xié)調下,雙方達成一致。培訓機構終止小菲的培訓合同,不收取任何費用。
警方表示,入職收取費用都是不符合規(guī)定的。現(xiàn)在有些企業(yè)利用畢業(yè)生求職心切、缺乏社會經(jīng)驗的特點,與信貸公司合作“唱雙簧”,發(fā)放所謂的“助學貸款”,從中牟利。
警方提醒
求職者找工作時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相信過分夸大的招聘宣傳。凡是涉及入職培訓要交高昂學費的,要提高防范意識,切勿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