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在线视频一区_久久不射2019中文字幕_国产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_天堂va蜜桃一区二区三区漫画版

注冊
閩南網 > 教育 > 校園 > 正文

研究生質疑獎學金逐年下降 校方:撥款外無力補貼

來源:澎湃新聞 2016-12-08 14:48 http://www.413629.com/

  上海大學文學院的研究生沒有想到,朝夕日盼的獎學金終于要下發,他們的心情卻并不喜悅,反而是不解、失望以及憤怒。

  原因是錢太少。“本來以為二等獎能有9000元,現在只有4000多元,都不夠交學費的。”文學院研三學生方涵說,她現在不得不繼續在外兼職,無法潛心學習。為此,這些學生已經多次集體向學校提出抗議和質疑。

  無獨有偶,該校社會學院的許多學生對此也很不滿。他們說,自己分到的“蛋糕”比誰都?。罕炔簧蟿e的學校,也比不上別的專業,甚至和前兩年比,也少了一截。

  校方承認這些差距的存在,并一一解釋了原因。“(學業獎學金)主要來自財政撥款,學校目前沒有能力補貼。”上海大學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郭長剛告訴澎湃新聞記者。

部分學院獎學金三年來直線下滑

  此番引起風波的獎學金,全稱“研究生學業獎學金”,起于2014年秋。作為一項國家層面的政策,其出臺與研究生取消公費實行全面收費同步。

  換句話說,2014年秋季以后,研究生不再有公費和自費之分,取而代之的是需每年競爭這筆數額不菲的學業獎學金。獲得的多少,直接決定了他們能否“賺回”學費(一般不得超過8000元每學年),甚至有所盈余。

  上海大學也不例外。每年有80%的學生可以獲得這筆獎學金,數額在3000元到12000元之間。分別是一等獎12000元(5%),二等獎6000元(35%),三等獎3000元(40%)。

  2016年11月初,上海大學各院系像往年一樣陸續“放榜”獎學金名單。然而,在這原本應是分享果實的時刻,一些學院卻風波驟起。

  文學院的碩士研究生們立馬發現,一等獎和二等獎的額度大幅縮水,僅有5000元和4200元,與校方標準相去甚遠。文學院在總人數今年比去年多36個人的情況下,獎學金總額卻少了20萬元。

  不滿的還有社會學院的研究生。他們計算后發現,三年來學院獲撥的人均獎學金額度連續下降——從2014年的人均6700元,下降到2015年的4075元,2016年更是跌至2897元。

  不過,該校部分學院相對高一些。譬如,上海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官網公布的學業獎學金名單顯示,該院1000余名碩士研究生僅4人除外,都獲得了1500元至12000元不等的獎學金,人均額度約為3700元,高于文學院和社會學院的水平。

校方:院系間確有差距

  “錢都到哪去了?這個調整的標準和根據是什么?”文學院和社會學院的學生們提出質疑。

  對此,上海大學校方予以了回應。在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該校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郭長剛表示,學業獎學金連年遞減是因為正處于政策過渡期。

  據郭長剛介紹,2014年,由于之前的研究生不交學費,學校在分配的時候會向新入學的繳費學生傾斜,不繳納學費的老生(即2012級和2013級學生)實行減半政策。也就是說,2014級研究生當年會分配到更多的獎學金,因為只有他們交了學費。

  這也解釋了此后兩年人均額度的直線下降。2015年,有兩屆學生都交了學費,分配基數擴大。今年,所有研究生都交了學費,全部平等參與分配。

  具體數額方面,郭長剛介紹,上海市每年給到學校的學業獎學金,是以碩士研究生總人數的40%再按照每人8000元的標準下撥,學校現已悉數下發了這筆資金。

  他說,上海大學2016年共獲撥學業獎學金4300萬元,比2015年稍有增加,但學校共有研究生13000多人,其中還有1997名博士研究生。算下來,人均額度僅3300余元。

  院系間的差距也確實存在。郭長剛說,分配的依據是各個學院的培養質量指標。

  “除了看該學院的生源質量、國際化程度、上海市研究生優秀成果外,還著重從各學院發表高水平論文的數量來進行考核,文科學院以CSSCI為標準,理科學院則參照SCI。”郭長剛說。

學生們最大的不理解

  盡管如此,學生們還有一個最大的不理解。

  學生們說,明明政策規定,碩士研究生的學業獎學金是以人均8000元的標準,雖說財政撥款是以一定標準下發,那是不是意味著學校要補足剩下的部分?

  一個似乎可以支撐這個說法的依據是,學生們發現,有不少上海高校達到了這一標準。

  澎湃新聞記者梳理東華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華東理工大學等學校官網公布的數據發現,這三所學校碩士研究生人均獎學金額度確實分別達到了8000元、6800元和8900元(人文社科為6900元)。和上海大學一樣,這三所學校均系211大學,學費水平也接近。

  (注:以上數據計算自各校政策規定情況,并不代表實際實施水平。獎學金政策均公布于各校官網)

  此外,雖然有中央高校和地方高校之分,但澎湃新聞從上海市教委了解到,上海下發給各地方高校學業獎學金的標準及比例,是參照中央高校相應比例制定的(財教[2013]219號)。簡單的說,兩者財政撥款的水平一致。

  事實上,一些上海市地方高校水平同樣不俗。例如,上海理工大學的人均標準達到了7100元,上海市中醫藥大學的人均標準也在8000元左右。

  那么,這些學校高額獎學金又是從何而來?研究生的學費收入或是其中重要組成部分。

  財政部、教育部聯合下發的《研究生學業獎學金管理暫行辦法》(財教[2013]219號)規定,中央高校應按規定統籌利用財政撥款、學費收入、社會捐助等,獎勵支持表現良好的研究生更好地完成學業。上海市對地方高校亦有相同規定。

  多個學校的政策同樣提到了這一點。譬如,華東理工大學制定的獎學金政策明確,該校獎助學金的來源包括財政撥付經費、自籌經費、研究生所交學費、社會捐助等。一名上海211高校相關負責人告訴澎湃新聞記者,該校收取的研究生學費,皆以獎助學金等方式,悉數反饋到了學生。

  復旦大學甚至給出了具體的劃撥比例。該校設立的學業獎學金,包括優秀學業獎學金和學年學業獎學金兩種,并明確前者的來源為碩士研究生學費的20%。

  那么,上海大學情況如何?對此,郭長剛表示各校“校情”確實不同。

  “上大延長校區正在進行功能調整改造,寶山校區校園東區正在進行建設,優秀師資隊伍也在不斷引進,這些都是高水平大學建設的組成部分,都需要資金投入,”郭長剛說,上海大學還處在高水平大學的建設階段,目前還沒有能力增加學業獎學金的投入。

  澎湃新聞記者也注意到,自2016年起,上海大學的定位從“世界知名大學”升級為“世界一流大學”。

  事實上,也并非所有的上海高校都有相對高額的學業獎學金。譬如,華東政法大學碩士研究生人均獎學金額度為4100元,上海師范大學人均額度則是介于3200元和3780元之間,均與上海大學的水平相近。

  對此,知名教育學者熊丙奇接受澎湃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除了財政撥款需??顚S猛猓瑢W校自投部分并沒有明確說法,“而是取決于學校的實際和理念。”

  “有的學校會設立更多的獎學金,增加對優質生源的吸引力。”熊丙奇說,這也是國外很多大學的做法,即在招生時就會告知學生獎學金標準,供其擇校時考慮。

  不過,目前國內高校缺乏相應的擇校機制,“所以會有學生入學后才發現獎學金很低的情況。”

“蛋糕”到底要怎么切?

  還有一個問題同樣值得關注。這就是對于“蛋糕切法”的爭議。

  事實上,這個問題也加深了部分文學院研究生的不滿情緒。他們說,在評選獎學金時,院系堅持了“普惠原則”,保證了所有學生都能獲得獎學金。但相對應的,各等級之間的差距卻被模糊了。

  學生們說,就算在學術碩士班,即使一等獎也僅有5000元,且名額極少,二等獎則只有4200元。中文系專碩班則更低,甚至每個人都一樣,每個人都是二等獎2800元。

  雖然一部分學生認為,在“蛋糕不大”的情況下,這樣的分配能照顧到更多的學生,但一些綜合排名靠前的學生著實覺得有些“受傷”。

  “本來以為二等獎能有9000塊,現在只有4000多,都不夠交學費的。”方涵說,她原本已經打算辭去那份校外的兼職家教工作。現在,潛心學習的愿望離她似乎又遠了一步。這個家境一般的女生說,她只能繼續把兼職做下去。

  學者熊丙奇站在了支持差異化的一邊。“獎學金設置的初衷當然是為了獎勵優秀學生,”熊丙奇說,這和助學金設立的意義完全不同。2014年改革后,原先的研究生獎學金轉為了助學金,成了人人得以享有的每年6000元的補助。

  “和國外大學一樣,獎學金是為了讓一部分優秀的學生能夠免除學費,甚至還有多余。”熊丙奇說,“不然還要分開設置助學金和獎學金干嘛?”

 ?。ㄎ闹袑W生方涵化名)

責任編輯:方迪
相關閱讀:
新聞 娛樂 福建 泉州 漳州 廈門
猜你喜歡:
已有0條評論
熱門評論:
頻道推薦
  • 2025年上海中考具體時間 各科目考試時間安
  • 2025年上半年教師資格考試(面試)成績查詢時
  • 2025年內蒙古高考查分時間及網站:內蒙古招
  • 新聞推薦
    @所有人 多項民生禮包加速落地快來查收 三峽大壩變形?專家:又有人在惡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為什么沒出現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線 疫情改變了哪些習慣? 呼倫貝爾現幻日奇觀 彩虹光帶環繞太陽
    視覺焦點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精彩視頻
    【視頻】現場直擊!高考首日泉州學子奔赴考場
    【視頻】現場直擊!高考首日泉州學子奔赴考場
    泉州晉江:特色民俗迎端午 水上掠鴨趣味多(視頻)
    泉州晉江:特色民俗迎端午 水上掠鴨趣味多(視頻)
    專題推薦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

    新征程,再出發——聚焦2021年全國兩會
    2020福建高考招錄
     
    48小時點擊排行榜
    省政協舉行專題議政性常委會會議 2025漁業周·漁博會在榕開幕 結“糧”緣 施“糧”法 謀“糧”策 第二十一屆糧食產銷協作福建洽談會開幕 省領導赴龍巖調研學習教育和產業鏈黨建工 第十七屆海峽論壇·兩岸社區服務懇談會在 十三屆省政協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 “華龍一號”總設計師邢繼:自主創新鑄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