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如今大部分人習慣用電腦碼字不同,在創作小說的過程中,林根書更喜歡以手寫的方式來記錄小說情節的發展。這一寫,便寫完了整整6本練習簿。“這是我多年學習養成的習慣,一字一句地寫下來,能給人一種踏實感。”為了保證小說的進度,林根書給自己立了一個“硬指標”,每天必須完成一定篇幅的內容。于是,每個在校的夜晚,他都是在自習室里度過的。大二學年末,44萬字的長篇小說最終完成。
林根書來自浙江省的一個小山村,從小便常常聽村里的老人講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故事,漸漸地一個個故事串聯成了他心中小說的雛形。隨著時間推移,不少經歷了那段歷史的老人相繼去世,這讓林根書感到“是時候動筆了”。《玉溪溝》中名為“玉溪溝”的村落就以他幼年時成長的村落為原型,其中不少人物形象也有些許老人的影子。目前,林根書正往雜志期刊投稿,并希望小說能夠成功出版,讓更多人了解到80余年里曾發生的變化與故事。圖為44萬字小說,寫滿了6本練習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