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未至,在廈門理工學院卻提前飄出了“端午香”。5月25日,是廈門理工學院文化產業與旅游學院第四屆“閩南文化在校園”系列活動的第三天,這一天的主題是“厝味•濃香”的端午美食。
攤位上,擺滿了剝好的粽子。
專業粽師黃毅正在教授學生包粽子。
“燒肉粽”、“堿粽”、“甜粽”、“珊妹土筍凍”、“冰皮月餅”五個攤位,在廈門理工學院藝術會堂前一字排開,師生們可以通過游戲以及知識競賽贏取美食券的方式,獲得品嘗美食的機會。除了讓參與者品嘗端午美食之外,活動現場也設置了攤位供參與者自主制作手工粽子,更有專業粽師現場教學,傳授制粽技藝。
大一學生史瀅瀅是土生土長的閩南人,但她坦言自己對閩南的認識也僅僅停留在一些眾所周知的層面,“在現場參與知識競答有利于我對閩南文化的進一步認識,而且,端午也快到了,這時候舉辦這個活動也很應景。”
除了傳統的粽子攤位,“珊妹土筍凍”、“冰皮月餅”攤位也吸引了不少師生。據活動指導老師朱明磊介紹,冰皮月餅是文旅學院烘焙專業的學業成果,這次是特意拿出來與大家分享的,而“珊妹土筍凍”攤位則來源于文旅學院的學生創業項目。“本次活動主打端午習俗,為了更好的呈現主題,我們在活動籌備期間就通過文獻資料收集、鄉村民俗實地考察、專家訪問等不同形式了解閩南端午習俗文化。”
“作為本學院的傳統,閩南文化系列活動每年都在推陳出新,像去年以‘婚慶’為主題的活動,這些都是在向各個學院展示并匯報我們學院的研究成果,共享我們對傳統文化的認識,讓更多的人了解閩南文化。”活動負責人鄭京表示。(校通社大學生記者 黃頌杰 孫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