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篆字’是指在篆字的基礎上,利用光學、距離、方位、色彩、水墨等筆法,將花鑲嵌字中,將篆字與梅花巧妙地融為一體。以‘遠看為花,近看為字,花中有字,字里藏花,花字融為一體,字體剛勁有力’為特點。”5日上午,福建師范大學文學院第二團支部學生走進西湖公園晨曦廣場,開展“梅花篆字”知識宣傳活動。
活動現場,小朋友展示自己寫的梅花篆字。
據團支部負責人尤慧介紹,“梅花篆字”是我國瀕臨失傳的花子一體的古代書法,全國會‘梅花篆體’的總共不超過10個人,已是書法中的“熊貓”。本次活動結合他們漢語言文學的專業特長,向市民朋友宣傳和保護,希望有更多的人去能夠了解它。
現場,師大學生們向市民詳細介紹著梅花篆字的傳統,還特地在現場布置毛筆、宣紙,邀請市民朋友一起寫梅花字。不少周末帶著孩子到公園游玩的家長紛紛上前讓孩子嘗試,表示保護傳統文化是國人的責任。
“在中華五千年悠久的歷史文化長廊中記載了許多輝煌燦爛的文字載體,唯獨‘梅花篆字’獨樹一幟、自成一體,現已列入世界吉尼斯紀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尤慧介紹,活動結束后,他們支部還將在微博上每日推出一個梅花篆字文字知識,讓更多人了解梅花篆字的文化傳統。(校通社大學生記者 劉麗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