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鍛煉自己,不少大學生都會走出校園,進行社會實踐。不少同學更是將目光投向國外,去完全陌生的國度來挑戰自己。這樣的實踐,需要更多的勇氣、知識和毅力。
在這個寒假,浙江工商大學英語專業大三學生徐丹麗就給自己設置了這樣一份挑戰——她獨自一人前往尼泊爾,在加德滿都做了為期21天的國際志愿者,給當地一所民辦學校的學生上數學課和中文課。
等寒假結束,大伙兒拉著行李箱,帶著親友的叮囑從全國各地返校時,徐丹麗在寢室里津津有味地和同學說起了自己的志愿者之行,讓其他同學們羨慕不已。
寒假任性一回去做件自己想做的事
徐丹麗現在是外國語學院學生會主席,她十分熱衷于志愿者活動,曾是學校青年志愿者協會的一員。
“平時,除了學習,社團和學生會的工作都比較多,還要參與各種比賽,真的有點忙得找不到自己。”徐丹麗說,她決定任性一回,利用寒假去做件自己真正想做的事。緊接著,她通過一個國際志愿組織,參與了尼泊爾支教活動。
為了此次尼泊爾支教之行,她足足準備了四個月。起初擔心父母反對,所以一切準備工作都是悄悄進行。
“我通過兼職賺了部分費用,另外還在網上發起眾籌,通過幫別人帶紀念品和明信片的方式,得到了很多朋友的支持。”徐丹麗說,一切準備就緒后,就和父母說了這件事。“雖然最開始爸媽有點擔心和顧慮,不過看見我充分的準備,最后他們都同意了。”
1月26日,是出發的日子。在飛機起飛前,徐丹麗在微信朋友圈發了一條狀態:一張機票,一本書,尼泊爾,我來了。
現在回想起出發那時的心情,徐丹麗說,她預料到了辛苦,但是也很肯定,這份經歷一定會很有意義,會令人終身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