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央視《開學第一課》9月1日晚8點開播, 今年的主題是強國復興有我。每年看完節目,老師都會布置觀后感寫作,可能有些同學還不知道從何下手,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23年央視《開學第一課》的觀后感及心得體會范文,希望能幫到大家。
觀后感寫作指南:
第一部分:事件+情感+總體感受
第二部分:簡要概括節目主要內容
第三部分:選取你印象最深刻的內容進行描寫或議論
第四部分:升華主題 + 扣題
央視《開學第一課》觀后感及心得體會范文參考
以青春之“我”,踐行祖國復興之路——央視《開學第一課》觀后感
9月1日晚上8點,中央電視臺播出了《開學第一課》節目。從匯聚文明瑰寶的國家版本館到記錄人民空軍奮斗史的航博館,從“雙世遺”武夷山國家公園到江蘇鎮江現代化農場,從位于世界屋脊的“拉索”到浩瀚宇宙的中國空間站......我感受到了祖國強大的力量!我為出生在如此富強民安的國家深感自傲!
“八一勛章”獲得者、時代楷模、全國脫貧攻堅楷模、二十大代表、航天員、科學家、文化學者......看完他們的奮斗故事,我久久不能平息。身為一名高中生,我深知祖國的復興之路必定有我,作為祖國新一代的奮斗者,我應該向《開學第一課》節目里的各位前輩一樣,越在困難時期,越要站在攻堅克難最前沿,遇到困境時要敢為人先、干字當頭、勇于擔當、敢于作為,以青春之“我”,腳踏實地為祖國復興之路,付出綿薄之力。
我依然記得,“感動中國”給杜富國的頒獎詞——“你退后,讓我來”,6個字鐵骨錚錚,以血肉擋住危險,哪怕自己墜入深淵。杜富國憑著樂觀向上的心態、永不言棄的韌勁,杜富國戰勝了傷痛和殘缺,當得知他被授予“八一勛章”時,我為之鼓舞和欽佩!
不僅是杜富國,獲得時代楷模的白晶瑩,積極推動蒙古族刺繡非遺文化傳承保護和創新發展,籌劃建立國內最大的蒙古族刺繡扶貧車間等,共帶動內蒙古科爾沁右翼中旗2.6萬名婦女參與蒙古族刺繡產業,帶領貧困地區農牧民婦女開拓出了一條脫貧致富的新路子。
36歲北航教授“變身”中國空間站首位載荷專家的桂海潮,在少年時期就有航天夢。高考時,桂海潮以縣城理科第一名的成績考上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宇航學院飛行器設計與工程專業。9年時間,桂海潮一路攻讀完博士學位,繼而赴國外從事博士后研究,并在國際頂尖期刊發表近20篇SCI學術論文,成績斐然。通過層層嚴苛的選拔后,桂海潮以載荷專家的身份加入我國第三批航天員隊伍。
這些鮮活的案例,不斷地在激勵我要堅守自己的理想和信念,要將自身報復投身在祖國的建設之中,以青春熱血報效祖國。一百多年前,一群高舉馬克思火炬的新青年,用鮮血與生命探索“中國該往何處去”的道路,一百多年來,無數熱血青年在中國建設發展中奉獻自我的青春,一百年以后,新時代青年在天安門廣場發出“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時代最強音。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