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口很美,大樟溪奔流而過,潤澤了沿岸的土地,孕育著這座千年古鎮。
2015年,從福建師范大學協和學院畢業的林露露選擇回到家鄉——永泰縣嵩口鎮,參與古鎮的規劃和改造。8年時間,她扎根農村,帶動村民就業創收,讓村莊重新煥發活力;她“反哺”母校,讓嵩口成為師弟師妹們的社會實踐基地,帶領更多大學生參與鄉村振興。
日前,因赴基層就業并作出突出業績,林露露獲得由教育部、中國教育發展基金會聯合頒發的2022年度“全國高校畢業生基層就業卓越獎”。
擇業:堅定返鄉創業,并為之堅持
林露露出生成長之地,在嵩口鎮龍湘村。2014年,還在讀大三的她加入臺灣“打開聯合”團隊,參與古鎮建設、業態規劃和民宿運營。隨著實踐的不斷深入,林露露愈發感受到嵩口的魅力,回鄉發展的“種子”在她的心中一點點孕育。
大學畢業后,她結識了5名同為“90后”的姑娘,大家都以經營民宿、試圖讓古民居古建筑重獲新生為職業目標。找到志同道合的小伙伴,林露露決定回鄉“拓荒”。
“返鄉創業這件事,一開始我父親強烈反對。在他看來,好不容易培養出來的大學生,不到城里找份安穩工作,而是回到鄉下,很不理解。”林露露坦言,剛回鄉那段時間,與父親的關系也變得很僵,“但當你堅定走一條路,并為之堅持的時候,很多人和事都會來幫助你”。
經過不懈努力,林露露參與運營的文創概念店“打開嵩口”和“松口氣”網紅客棧,都發揮了窗口效應,帶動古鎮旅游業發展。
看到林露露的成長,龍湘村的老黨員們“慫恿”林露露回村,期待年輕的力量給鄉村帶來新的發展動力。
2018年,林露露當選龍湘村黨支部書記,成為永泰縣“最年輕和文憑最高的村支書”,同時也成了最年輕的縣人大代表。
她上任后的第一件事,是改建村衛生所。選址,由村民代表大會決定;工程承包,林露露則堅持公開招投標。最終,久拖未決的衛生所改建問題解決了。
以此為開端,林露露努力改變村容村貌。2018年底,龍湘村獲評省級“美麗鄉村”建設示范村。2020年,龍湘村作為美麗鄉村提升村,引入團隊開展“稻田野餐”等鄉村體驗活動,持續推動產業發展。她還聯系通信企業,為全村安裝了移動監控系統,將智慧科技與鄉村治理相結合,獲評福建首批“平安鄉村示范村”。
父親慢慢理解了女兒的選擇。2021年10月,林露露當選龍湘村村委會主任,將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一肩挑”。父親也協助她一起尋找新產業,帶領村民打造鄉村全產業鏈。
創業:用微豆的力量,助力鄉村振興
近段時間,林露露一心撲在微豆生物釀酒工廠的啟動上。記者見到她時,她剛剛結束產品調研。“我們6月份獲得生產許可證,預計9月份第一批青梅酒可以面市。”在林露露看來,在福州設立釀酒工廠是真正的“創業”,從零出發。
“原先更多是從‘做好一家店’的角度考慮,比如今天為游客提供休息場所,明天增加個閱讀區。但以長遠眼光看,只立足一家店,發展就很難長遠。所以我想通過運用科學技術的力量提升本地物產的附加值,嘗試打通鄉村全產業鏈。”林露露說。
回顧在鄉村奮斗的一路,“可持續發展”是林露露提及最多的詞。剛回村時,她就提出“農業體驗村”的設想。她說,只有真正讓村子“活”起來,才能持續發展。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林露露第一時間“盯”上了村里的一棟古厝。
當時,鄉親們對未來空間規劃不理解,認為租賃會發生產權變更,一直拒絕簽訂租賃合同。林露露與村兩委挨家挨戶上門商量勸說,從早到晚做思想工作。“當時有一位村民非常抵觸,我們就連續上門與他交流,把條款一條一條解釋給他聽,化解他心中的疑慮,終于等到他點頭同意。”林露露趁熱打鐵,與村兩委又連續跑了18戶村民的家,終于在子夜時分讓相關村民都簽了字。
后來,在由這棟古厝改造的“龍湘學堂”里,林露露引入各類文創,打造鄉野研學課堂。“村子成了網紅打卡地,村民也親眼看到村莊熱鬧起來,‘人氣’旺了,帶動了農產品的銷售,真切地感受到了村里的變化。”
2021年,林露露承租嵩口供銷社,創辦微豆餐飲管理公司(也稱“嵩口供銷新社”)。這里曾是林露露負責的嵩口精準扶貧產業聯盟的平臺,現在重新做了改造提升,不僅擺滿了嵩口當地的特色農產品、文創商品,還打造了釀酒研發中心和微豆生物釀酒工廠。
“愛鄉,所以要回鄉做一顆‘微豆’,帶動更多‘微豆’一同破土,長成家鄉的新風景。”林露露說,自己喜歡豆子發芽的韌勁,她希望借助供銷新社和工廠的窗口,吸引更多社會資源和力量扶持青年鄉創團隊及鄉村運營。據介紹,嵩口供銷新社運營至今,帶動農戶特產及物產銷售30余萬元。
反哺:打通資源,引入高校知識力量
“咱們的李子酸甜脆爽,果肉細膩,果味清香,營養豐富,核小肉厚,一咬就能聽到嘎嘣脆響。”前不久,福建師范大學協和學院外語系實踐隊在嵩口供銷新社開展暑期社會實踐,學子們通過直播平臺,學習并成功銷售了不少助農產品。
從2018年起,林露露就嘗試引入大學生實踐團隊,為鄉村發展尋找知識力量。除了福建師大協和學院,福州大學、閩江學院、福建醫科大學等高校也每年在嵩口開展暑期社會實踐、古村古厝調研、義診及急救知識普及等活動,幫助群眾解決生活實際困難,為村莊產業發展出謀劃策。在林露露的牽線搭橋下,嵩口鎮以及鄰近鄉村資源整合起來“反哺”各大高校,“從前期策劃到對接實踐項目,依據學校需求打造適合各校的專屬暑期社會實踐活動”,讓高校的力量融入鄉村振興的實踐。
此外,林露露依托母校資源,協同福建師大協和學院外語系,與福建師大馬克思主義學院、光電學院等單位簽訂《黨建共建協議書》,成立“校地村”融建黨支部,打造“黨建互補、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共同提高”的黨建工作新格局。如,由高校黨支部組建志愿隊伍,形成“本土專家+高校教授”雙結合授課模式,開展黨員培訓,提升村干部鄉村治理水平。
“希望通過自己的經歷,讓更多學弟學妹喚起鄉村發展的信心,一起來助力鄉村振興。”從一名普通的大學畢業生,到返鄉創業青年,再到村干部,林露露的身份在不斷轉變,但不變的是她建設故土的初心。在林露露的帶動下,永泰縣近年來掀起了一波青年返鄉就業創業的熱潮,據統計,已有37名“90后”一肩挑起鄉村振興重任。(海峽教育報記者 鄭琳琳)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