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是小暑,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一個節氣,也是夏季的第五個節氣。
小暑的到來,意味著一年中最熱的一段時間開始了。
小暑之后就是大暑,民間素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說,接下來的三伏天一定要注意解熱防暑,補充體力。
“入伏指的是三伏天的開始,但是小暑和入伏并不是同一天,所以小暑不是入伏。
小暑時還沒有入伏,所以入伏第一天并不是從小暑算起。”
2023年三伏天時間表
一個完整的三伏天,包括初伏、中伏、末伏。
2023年三伏天的時間表如下:
初伏:2023年7月11日-7月20日,共10天;
中伏:2023年7月21日-8月9日,共20天;
末伏:2023年8月10日-8月19日,共10天
小暑·三侯
一侯·溫風至
小暑之日“溫風至”,這“溫風”是熱風,人如在天地間一個大蒸籠中,蒸出全身污垢;再如舒展在溫水之中,此時溫風徐來亦如酒,也可興在其中——一切都因由自己的心情。
二侯·蟋蟀居宇
后五日“蟋蟀居宇”,指蟋蟀還藏于壁間。蟋蟀農歷七月后才出穴,活躍草叢間求偶,到八月天涼,會聚到院中,令小院鳴聲鼎沸,天越涼離人越近。
待農歷九月不入戶就要凍死,十月就在床下鳴了。蟋蟀名“促織”,為督促女子紡織,“促織鳴,懶婦驚”,是為警示。
三侯·鷹始鷙
再五日“鷹始鷙”,古人認為,這時鷹已先感知到肅殺之氣將至,開始展翅撲擊飛鳥了。
小暑·習俗
曬書畫、衣服
古時六月初六是文人曬書的日子,此時陽光充足,浸透書頁的光線可以驅趕藏匿在書中的書蟲。
民諺有云:“六月六,人曬衣裳龍曬袍”,“六月六,家家曬紅綠”。“紅綠”就是指五顏六色的各樣衣服。把存放在箱柜里的衣服晾到外面接受陽光的暴曬,以去潮,去濕,防霉防蛀。
吃餃子
俗話說“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這種吃法便是為了使身體多出汗,排出體內的各種毒素。
吃黃鱔
俗語:小暑黃鱔賽人參。黃鱔生于水岸泥窟之中,以小暑前后一個月的夏鱔魚最為滋補味美。黃鱔蛋白質含量較高,鐵的含量比鯉魚黃魚高一倍以上,并含有多種礦物質和維生素,還可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濃度,防治動脈硬化引起的心血管疾病。
食新
“食新”即品嘗新的糧食。農民將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做好飯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表示對大自然以及祖先的感恩,然后人人吃嘗新酒等,謂之“六六福”。